安排學生到中小學進行崗前教學實習是師范院校學生培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如何提高師范院校學生實習的效果,讓他們在有限的實習時間內得到較大提高?根據我擔任實習生導師、指導他們上課的經驗,我認為應該把握好三點:
第一,相關院校要合理安排好實習時間。各師范院校安排的崗前實習時間有長有短,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一年,在我看來,半年時間比較適合。崗前實習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之間的重要橋梁,一個月的時間過短,實習生還未熟悉教師角色就要回學校處理各種畢業事宜,難有時間沉下心來認真備課、試講,雖說也能摸索出一些教學經驗,但沒有經歷打磨的過程,把握課堂教學的能力就打了折扣。而如果實習期能達到半年的話,實習生不僅有充分的時間備課、上課、反思、完善,還有時間熟悉學校各個方面的工作,可對將來的教學崗位有一個較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對未來角色的轉換很有好處。當然,實習時間太長,有些人可能會有疲憊感,同時也可能與其他學業任務及擇業需求有沖突。
第二,要利用實習機會熟悉學校各方面工作。對于教師而言,上好課是第一位的。實習生到了實習單位,應該先聽其他教師的課,然后深入研究教材,認真備出一節自己比較滿意的課,試講之后,找出問題,反思改進后,再進行嘗試,這樣反復訓練幾次之后,對怎么上好一節課就心中有數了。在上好一節課的基礎上,實習生可以繼續涉足其他工作,如學習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和第二課堂輔導工作,如何當好實驗操作助手、做好實驗室及實驗儀器管理工作等。如果實習生在完成每一項工作的時候都能盡心盡力、努力創新,相信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很快就能適應各項工作。
第三,利用崗前實習的機會深入研究。大多數實習生是帶著任務來到學校的,多數學生都想借助實習的間隙寫畢業論文。實習期間,實習生一般會在實習學校吃、住,有機會與學校教師和學生充分接觸,可借機完成數據收集、問卷調查、教學情況的訪談與調查等工作,這對于完成相關課題的研究和畢業論文寫作大有幫助,也是鍛煉自己教學研究能力的機會。
實習生還應該把研究的觸角伸向教學的各個領域。總體而言,實習期間學校不會安排太繁重的工作,實習生有時間可以繼續研究自己在學校想研究的問題,也可以確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或方向,此時有同伴的互助、導師的引領及其他一線教師的協助,與大學學習相比,視野更為開闊,實踐性更強,探討的問題可能更接地氣、更切合學校的實際。實習生如果能抓住崗前實習這個黃金時期,努力提升教學技能,積累課堂教學經驗,熟悉學校各方面工作,深入思考未來發展方向,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系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海韻學校科學教師、特級教師)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