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上新”展、故宮里的24節(jié)氣、古代建筑工藝……如果說,博物館是一本立體的百科全書,那么,故宮絕對算得上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讀物。時值國際博物館日,昨天,北京3所學校再“閱”故宮大百科,實地探究故宮奧秘,動手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據(jù)悉,自2000年開展館校合作項目以來,故宮每周都會迎來中小學“學員”到場學習。僅2019年,故宮館校合作活動達655場,覆蓋學生3萬余名。
開放的大百科 “頂流”故宮開課
2020年,教育部會同國家文物局印發(fā)《關(guān)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明確提出,促進博物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提升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紀念館學習效果。并通過豐富博物館教育內(nèi)容、開發(fā)博物館系列活動課程、加強博物館網(wǎng)絡(luò)教育資源建設(shè)三種方式,強化館校聯(lián)動。作為國家一流博物館,“頂流”故宮當仁不讓,在館校融合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舉措。
在昨天的活動中,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介紹,故宮博物院作為國家一流的博物館,也把對學生的教育作為工作的重心。從2000年前后,故宮博物院就啟動了與學校的館校合作項目,目前已形成多樣完善的課程體系,覆蓋從幼兒園到大學的12個學齡段。僅2019年一年,就舉辦館校合作活動655場,覆蓋3萬多名學生。
故宮課堂也在線上線下同步開講。線下,故宮每周二開放2000個名額,供全國中小學生到場參觀、游學;線上,故宮宣教中心自主研發(fā)課程,通過短視頻等平臺播放,共學生選用。
學校做教案 故宮當課堂
在昨天的活動中,北京3所學校到場,將課堂搬進故宮。海淀區(qū)西二旗小學48名四年級學生更是實地作畫,用各種廢氣回收類裝飾材料,自制故宮太和殿仿制圖。這是學校本學期正式啟動的故宮STEAM主題課程——以故宮建筑為原型,融合科學、數(shù)學、美術(shù)、語文等多學科。
“我們希望真正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故宮研究透。”海淀區(qū)西二旗小學校長李春梅介紹,這是學校開展故宮傳統(tǒng)文化課程的第三年。自2018年學校開設(shè)故宮傳統(tǒng)文化課程以來,學校通過篆刻系列課程、皮影系列課程、故宮文化講座、社會實踐活動等四大類課程將故宮傳統(tǒng)文化更立體地在師生面前展示,學校校園文化也因此呈矩陣式提升。今年,學校將在此基礎(chǔ)上,開設(shè)故宮系列STEAM課程,首批課程即圍繞建筑開展,此后還將聚焦服飾、色彩等多維度。(記者 劉佳)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