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女教師鄒蜜因雙腿殘疾而無法通過教師資格認定體檢一事,最近引起輿論熱議(見中國青年報客戶端4月30日報道《雙腿殘疾就不能當老師嗎》)。她的遭遇也引起相關部門關注。
重慶市教委就此事對媒體回應稱,針對肢體殘疾人士教師資格認定體檢面臨的問題,重慶市將盡快啟動對教師資格認定體檢標準的修訂工作,依法依規(guī)為肢體殘疾人士取得教師資格提供最大的幫助和便利。
中國殘聯(lián)維權部主任周建在回應鄒蜜遭遇一事時亦表示,目前中國殘聯(lián)正在與重慶方面取得溝通,積極跟進,盡量滿足當事人從事教師職業(yè)的愿望。
諸多案例證實,殘障人士當老師,仍面臨著各地教師資格證認定標準不統(tǒng)一和參加事業(yè)單位考試受限等難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教育部已在多省對殘障人士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申請認定教師資格方面開展試點工作。
聽障人士輾轉三地才拿到一張教師資格證
得知鄒蜜的遭遇,一自媒體編輯王菁給她出了個主意:把戶口遷到可以辦到的省份去。
王菁長期關注殘障人士就業(yè)話題。他注意到,有的省份已經在事實上取消了體檢約束。他認為,對于和鄒蜜有著類似遭遇的個體來說,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問題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卻可以通過落戶等方式前往政策寬松省份考取教師資格證。
聽障人士齊航(化名)就是用這個辦法取得教師資格證的。2014年大學畢業(yè)后,齊航在老家山東一所學校從事后勤工作,每月1500元的工資一直拿到2020年。
他的愿望是進入家鄉(xiāng)的特殊教育學校工作,但校長告訴他,只有拿到教師資格證,才能參加編制考試。
2018年,他報名參加了當?shù)刂行W教師資格證考試。通過筆試后,齊航給當?shù)亟逃謱懶?,申請用手語代替口語完成面試。然而,這份申請無果而終。
同一年,齊航得知四川省開展聽障人員教師資格認定試點工作,在面試時為聽障人員配備手語教師作為考官,并適當延長考試時間,體檢時可減免聽力檢測項目。
但根據四川省相關規(guī)定,認定對象僅為四川省內戶籍、工作單位在四川或本省應屆畢業(yè)的聽障人員。
為了獲得考試機會,齊航將戶口遷往成都,在成都完成面試后,又在南京市中國盲文手語推廣服務中心拿到普通話(手語)二級乙等證書,這才在四川取得了小學美術學科的教師資格證。
輾轉三地才拿到一張教師資格證,給齊航帶來的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為了辦戶口、參加面試、資格認證等,他一共8次往返成都,交通和吃住都花了不少錢。
千辛萬苦拿到教師資格證的時候,齊航心想,如果自己所在的省份也能開放試點,那該多好。
王菁獲知的最新消息顯示,齊航的愿望在他的家鄉(xiāng)也可以實現(xiàn)了。今年1月,王菁向教育部申請信息公開,申請公開目前已授權開展視障和聽障人員教師資格認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名稱。
“截至2021年1月,教育部已授權上海、天津、浙江、湖南等9省份開展視障人員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認定試點工作;授權四川、河南、山東、山西等7省份開展聽障人員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認定試點工作。”教育部回復稱。
學者:各地自行制定教師資格證認證標準是不恰當?shù)?/strong>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從筆試、面試、普通話到體檢,殘障人士取得教師資格認定的標準,在各地還有諸多不一致的地方。
2019年本科畢業(yè)后,視障大學生張麗(化名)通過申請“合理便利”的方式,在某市順利取得了教師資格證。而當她報考另一省一所特教學校的教師崗位時,卻因視力不達標而未能通過體檢。
根據該省教育廳相關規(guī)定,“兩眼矯正視力之和低于5.0或一眼失明”被視為“體檢不合格”。正是這一規(guī)定,讓張麗沒有通過體檢。
盡管后來因各方的推動,張麗還是入職了,但她認為,社會應該以一個公平的態(tài)度來接納殘障人士。
和張麗的遭遇相似,浙江省首位使用盲文試卷參加高考的視障大學生鄭榮權,在本科畢業(yè)報考南京市盲校教師崗位時,考試成績第一,卻因視力達不到公務員體檢標準,被認定為體檢不合格。
公開信息顯示,多數(shù)省份制定的教師資格申請人員體檢標準,將“兩上肢或兩下肢不能運動、下肢不等長、脊柱側彎”“兩耳聽力均低于2米”“兩眼矯正視力之和低于5.0”等情況均視為不合格。而在一些省份,身高和體重仍屬限制因素。
吳迪一直在致力推動殘障人士獲得平等權利。她認為,體檢不合理之處在于把身體和能力做了絕對關聯(lián)。一些體檢標準給有能力但不符合體檢標準的候選人增加了不必要的障礙。“絕大部分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是可以與身體狀況脫鉤,單獨考核的。”
在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徐繼敏看來,各地自行制定教師資格證認證標準是不恰當?shù)?,應該?span id="pfvdjl9thn5" class="keyword">國家統(tǒng)一制定標準。“因為我們是單一制國家,制定統(tǒng)一標準對教師的互相流動等都有好處。”
徐繼敏認為,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標準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地區(qū)差異。“比如不同地區(qū)對于教師學歷存在不同需求。”他提到,統(tǒng)一標準需要討論哪些標準需要統(tǒng)一,而哪些標準需要體現(xiàn)地方特色,但對于體檢標準中可能涉及的歧視問題,應該予以統(tǒng)一。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焦洪昌認為,因為教師承擔教書育人、文化傳播和文明傳承等功能,所以,既要給予它崇高的地位,也要有一定的資格限制。但具體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限制,其手段和目的之間應有所關聯(lián)。
他提到,在教師資格取得的限制條件中,需要區(qū)分能力上的要求和強制性的要求。“能力方面如學歷要求等,是可以授權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而強制性的要求,如對先天身體條件的限制,應由上位法統(tǒng)一規(guī)定。”在焦洪昌看來,如果所有標準都由地方制定,會因地域因素造成各個地方的公民實際享有的就業(yè)權利受到不平等對待。
焦洪昌也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我們更加強調人的全面發(fā)展,政策制定要與時俱進作出調整。
據了解,四川省是較早開展聽障人員教師資格認定的省份之一。2017年12月5日,四川省教育廳發(fā)布《關于開展聽障人員教師資格認定試點工作的通知》,規(guī)定聽障人參加教師資格認定面試時由手語教師作為考官并適當延長考試時間,體檢免除聽力檢查,推出專門的聽障人普通話水平考試。
4月30日,中國殘聯(lián)維權部主任周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目前中國殘聯(lián)相關部門正與教育部方面溝通協(xié)調,將從頂層設計方面進一步修改關于殘疾人教師資格證方面的相關條例,也希望教育部門能夠考慮到殘障人士的特殊需求。(記者 王鑫昕 實習生 馬曉晴)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