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職就可以學習計算機專業技能,將來也一樣可以通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職教高考上大學,這不正是我想要的學習方式嗎?”近日,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學生王曉偉告訴記者,去年8月,他本已接到濰坊市一所普通高中的錄取通知,但從小就喜歡鉆研計算機的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濰坊商業學校的信息技術專業。
自山東省近年探索建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以來,職教高考本科錄取比例由6∶1提升至4∶1,中職學生升學深造比例超過70%,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大幅增強。2020年,山東全省中職招生錄取44.4萬人,比上年增加10.8%,2.5萬人超過普通高中分數線;高職錄取44.99萬人,2.4萬人達到本科錄取分數線,“職校只能招收低分生”難題開始逐步得到破解,吸引了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作為教育部與省級政府共建的全國第一個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近年來,山東在職業教育教學體系構建、績效工資、辦學自主權、混合所有制、產教融合等各個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做法,基本形成了職教改革的“山東模式”。
辦好職業教育,建設高水平的職教師資隊伍是關鍵。山東近年來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則,改革職業院校教師招聘制度,以測試專業技能和執教能力為主。同時,建立高水平教師引進“綠色通道”,對業界優秀人才采取試講、技能操作、專家評議或直接考察的方式組織招聘。同時,讓學校引進的工程、技術、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師,財政參照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平均薪酬水平確定經費撥付標準。
與此同時,山東針對“干好干孬一個樣”的問題,改革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明確公辦職業院校績效工資水平可達到基準線的5倍,學校開展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取得的收入結余,也可以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師勞動報酬,“上不封頂”且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真正實現了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此外,專業教師也可以在校企合作企業兼職取酬。這些靈活的薪酬政策,激發了職業院校創新創造的活力。
山東還進一步推動“五權下放”改革,將研發機構(學科專業)設置權、人才招聘權、職稱評審權、內部薪酬分配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處置權,全部下放給學校,支持學校自主設立內設機構,自主確定用人計劃、招考標準、內容和程序,實行事后備案,激發學校內生動力。
此外,山東14部門還聯合出臺全國首個混合所有制辦學政策制度,以“混”促“改”,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辦學,激發辦學活力,鼓勵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形態,為校企“雙向”賦能,加快構建多元辦學格局,全省40余個混改項目拉動社會投入近百億元。
2020年,山東10個部門聯手出臺支持職業教育對外開放意見,將教育交流與其他公務外出區別管理、區別安排。當地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與更多國家全方位深化交流合作,積極服務“走出去”。2020年,山東全省職業院校在國(境)外設立辦學點43個,累計培訓中資海外企業員工30余萬人次。(記者 魏海政)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