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科學銜接5大舉措
1、幼兒園做好入學準備教育
幫助幼兒做好生活、社會和學習等多方面的準備。
2、小學實施入學適應教育
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強化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
3、建立聯合教研制度
建立幼小聯合教研制度,指導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加強課程、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與研究。
4、完善家園校共育機制
幼兒園和小學要把家長作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園校協同溝通機制。
5、加大綜合治理力度
整合各方資源,統籌推進銜接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違反教育規律行為的持續治理。小學嚴格執行免試就近入學,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作為招生依據,堅持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要求,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幼兒園與小學銜接工作。
《指導意見》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分離、銜接意識薄弱、過度重視知識準備、銜接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重要舉措。主要包括:國家修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調整一年級課程安排,合理安排內容梯度,減緩教學進度。強化小幼協同,通過實施幼兒園入學準備和小學入學適應教育,為兒童搭建從幼兒園到小學過渡的階梯,幫助兒童順利實現幼小過渡。通過建立聯合教研制度、完善共育機制、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強化科學導向,形成良好教育生態,推動科學銜接、有效銜接。
《指導意見》強調,幼小銜接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級教育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研究制訂本地幼小科學銜接具體實施方案,切實把幼小銜接工作納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完善政策舉措,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工作取得實效。要推動幼兒園和小學深度合作,加強業務指導,及時研究解決教師在幼小銜接實踐中的困惑和問題。要健全科學的評價機制,將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納入幼兒園和義務教育質量評估的重要內容。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專業資源,加強幼小銜接科學研究。《指導意見》要求,各省(區、市)要以縣(區)為單位確立一批幼小銜接實驗區,遴選確定一批試點小學和幼兒園,先行試點,分層推進。2021年秋季學期啟動幼小銜接試點,2022年秋季學期全面鋪開。
附件《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和《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分別對幼兒園的入學準備教育和小學的入學適應教育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入學準備指導要點強調,要根據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的特殊需要,圍繞社會交往、自我調控、規則意識、專注堅持等進入小學所需的關鍵素質,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入學準備教育應注重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等方面的有機融合。入學適應指導要點要求,小學要強化銜接意識,將入學適應教育作為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納入一年級教育教學計劃,教育教學方式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記者 林煥新)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