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一張志愿者雪中運送防疫物資的照片全網刷屏,被網友贊為“與天地同色”。照片中,幾名志愿者推著物資上坡,身上白色的防護服與茫茫雪景融為一體。這張照片的主人公正是大連海洋大學“青年抗疫突擊隊”志愿者,學校因疫情封校后,他們已在前線奮戰(zhàn)16天,每天為公寓5109名師生配送12219份餐食,累計卸運物資10余噸。該校一位在校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些天她每天都看到這些志愿者在校園內送物資,6日大連雪很大,但飯送到宿舍還是熱的。
2020年12月21日大連海洋大學突發(fā)疫情,來自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17名師生志愿者自發(fā)組成“青年抗疫突擊隊”,投身于大學生公寓5000余名同學后勤保障工作。據(jù)介紹,這些志愿者里面有11名學生志愿者,平均年齡只有19歲,他們每天為公寓5109名師生配送12219份餐食;志愿者們每天早晨5點30分準時起床,為同學們配送一日三餐,每天微信運動超20000步,16天來累計卸運物資10余噸。
1月6日,大連市普降大雪,鵝毛大學下了整整一天,幾乎是大連市近二十年來最大的一場降雪。雪景雖美,卻為志愿者運送物資帶來極大困難。由于雪大路滑,志愿者們幾乎是走三步退兩步,學生公寓樓下的陡坡更加寸步難行。志愿者們向食堂員工借來運貨的三輪車,他們集合力量躬身而行,大家一起推著向坡頂前進。他們頂風冒雪,他們相互扶持。滑倒了,不要緊!快速爬起來繼續(xù)推小車往前走!手凍得麻了,不要緊!還能支撐著再往前推兩步!膝蓋摔疼了,不要緊!還能再堅持堅持!這相互鼓勁加油堅持的一幕,被學生公寓樓上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的紀楊同學抓拍了下來!
紀楊拍攝的這組照片很快在網絡中流傳。有網友轉發(fā)這組照片,“如果不仔細看,會以為是普通的雪景,他們與天地同色。”
1月7日下午,大連海洋大學一名大四學生楊楚楚(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網上熱傳的照片拍的正是青年抗疫突擊隊在1月6日冒雪運送抗疫物資的場景。“當天雪下得特別大,路上車行駛的速度跟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我在宿舍陽臺拍雪的時候看到了他們。中午的時候是雪最大的時候,他們推車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坡,不下雪時也比較難走。”
楊楚楚稱,盡管1月6日雪很大,但她在宿舍收到的飯還是熱的。“昨天我下樓取飯,看到他們防護服上都是雪,護目鏡都結冰了。這些志愿者都是男生,他們每天把飯送到女生宿舍一樓,然后按樓層分飯,幫我們把飯?zhí)У诫娞堇铩?rdquo;
楊楚楚說,她在宿舍除了有一日三餐,還有學校發(fā)的兩包口罩和水果、日常用品。“雖然現(xiàn)在不能出門,封閉在宿舍,但我們感受到的是學校對我們的保護,吃到的是熱乎乎的飯菜。”(張月朦 戴幼卿)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