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有代表委員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亟待在全社會特別是大中學生群體中加強急救知識的普及和培訓。
這一提議在全社會引起廣泛共鳴。把急救知識作為常識教育納入學校的教學內容體系之中,是快速提升急救知識普及率,提高現場“路人急救率”的有效途徑。
近段時間以來,一段刷屏的視頻溫暖了大江南北:河南護理職業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小靳,在投遞求職簡歷的路上,科學有效地對倒地老人施救,使老人順利等到醫護人員到來,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女孩也被濟源市第二人民醫院免試錄用。
遺憾的是,有良好急救知識儲備的大學生并不多。現實生活中,平時在街頭遇到類似需要進行急救的意外時,圍觀人員往往很多,明明可以簡單急救之后就可消除的危險,卻眼睜睜地無奈看著悲劇發生。一些代表委員對這一問題加以關注,呼吁在學校教育中融入急救知識教育,顯然抓住了社會的痛點。在筆者看來,一本權威而知識準確的教材或許有必要,當然,不一定專門開設急救課程,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開展。學校的急救知識教育,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教育空間或者插入式教育方式進行解決。比如,在一些綜合課如班隊活動等課程中,加入急救知識教育內容或者急救主題活動;在軍訓課程中,加入傷害性急救知識內容;在郊游活動中,加入野外急救常識教育。
在常規的課程之中,包括在主課里,也完全可以視當日課程內容插入急救知識。在學校教育中抓好急救知識的普及,應當成為社會共識。但如何去抓,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行討論和研究。對某項教育的重視,不代表就需要進行單設,但應當從中找到最佳的切入點和教學模式,讓這種共識在實踐中得到最好的落實,收到最好的效果。
(作者:廖德凱,系媒體評論員)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