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勁松橋東,一家開課的校外培訓機構。資料圖片/周崗峰 攝
昨日,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進入第三天議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連日來受到多名代表委員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市教委已對線上培訓機構進行摸排登記,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繼續實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市教委介紹,北京市將引入第三方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信用等級評估。培訓機構的行為、承諾都會計入信用積分,為家長選擇培訓機構提供參考。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也將于今年上半年上線,家長可通過平臺查詢全市所有培訓機構情況。
培訓機構信用分級評估為家長提供參考
在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政務詢問、咨詢活動現場,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表示,北京市將引入第三方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信用等級評估。培訓機構的行為、承諾都會計入信用積分,為家長選擇培訓機構提供參考。據悉,信用分級評估機制已在朝陽區、海淀區進行試點。
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教委將完成第三階段的治理工作,下一步將發布《培訓機構規范發展實施意見》,進一步支持和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目前,實施意見已在報審程序中,預計不久就會公布。”馮洪榮說。
寒假將至,為避免產生新一輪“培訓熱”,市教委將采取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等方式,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
試行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制度
記者了解到,2018年初,北京市啟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行動分為排查摸底、集中整改和建立長效機制三個階段。全市共排查出校外培訓機構12681家,其中存在問題的有7705家,依法依規對303家培訓機構實施行政處罰,責令停止辦學,目前已經全部完成整改。
北京市同時試行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制度,已經向社會公布白名單培訓機構474家、黑名單機構72家。
馮洪榮介紹,北京市未來將公布第二批“黑白名單”。“對列入‘黑白名單’的機構,將根據其辦學情況實行動態管理。”馮洪榮說,“黑白名單”并非固定不變,列入“黑名單”的機構,如整改良好,可以從“黑名單”中除名。
治理培訓機構要指向緩解家長和學生焦慮
昨日下午,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后,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告訴記者,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最終要指向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緩解家長和學生的焦慮。
李奕表示,市教委將加強綜合施策,從更好地服務于孩子成長的角度,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減少課業負擔,緩解擇校矛盾。李奕說,中小學可以通過零起點教學、課后延時服務、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教育資源等方式,保障學生在校內有實際的收獲。
■ 關注
線下機構規范適用于線上
目前,北京市教委已開始對線上培訓機構進行摸排登記,并建立臺賬,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摸排工作。
記者從已經參與摸排工作的在線教育機構了解到,摸排內容包括平臺運營主體、運營模式、具體培訓內容、機構是否具備辦學許可等。
除了建立臺賬外,市教委還將對線上機構作出初步規范。馮洪榮表示,線下機構的一些規范措施,如對教師資格證書的要求等,將同樣用于線上機構規范治理,未來還將為線上培訓機構出臺新的規范措施。“由于監管相對復雜,需待教育部的相關要求出臺之后再同步制定。”
馮洪榮透露,預計今年上半年將上線“全市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充分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公布校外培訓機構的信息變化情況。屆時,家長可在平臺上查詢全市所有培訓機構情況,包括培訓機構“黑白名單”、開設課程情況、信用等級評價等。
建議1 要建立多元教育評價體系
市政協委員、西城區黃城根小學校長麥峰認為,在教育評價機制沒有變的情況下,考試成績決定學生的升學情況,治理補課熱潮有難度。“應試教育,練得多了熟能生巧,分數就上去了。”麥峰說,教育機構對應試教育技巧研究得很透,孩子報了班以后分數提高了,家長就覺得有效果,培訓機構就火起來了。
麥峰認為,中國傳統思想觀念是更深層的原因。中華傳統文化鼓勵讀書要苦學,主張“梅花香自苦寒來”,在這一觀念影響下,家長就會在課外時間給孩子額外補課,以提高考試成績。
“補課熱是教育領域的一場發燒,需要對癥下藥。”他建議,要建立多元的教育評價體系,宣揚正確的教育理念,不唯成績論英雄。教育部門要不斷完善教育評價機制,學校要多與家長溝通,引導學生多鍛煉,多做實驗活動,提升綜合素質。
麥峰認為,治理校外培訓機構需要政府、學校、社會綜合施策,注重從觀念上轉變家長的育兒理念。“光出臺政策,效果不太理想。”
建議2 學校應幫助家長理性看待孩子成長
市政協委員、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劉暢認為,除了政府層面開展綜合治理外,規范校外培訓機構還需要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教育共識,引導家長們放寬心態,減少教育焦慮感,不唯分數論英雄,多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劉暢建議,學校可以通過設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等,幫助家長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長。同時,政府通過指導街道、社區開辦家長學校、家長培訓講座,分享子女教育經驗,也可以減少家長的焦慮感。
建議3 課外時間應更多用于培養興趣特長
“報校外補習班,實際上是大部分家長不得已的選擇。”市人大代表赫長城認為,學生的課外時間應該更多用于培養興趣特長,而非一味地報名學業輔導班。
作為五年級孩子的家長,赫長城表達了自己的憂慮,“確實有部分學校的老師責任心不夠強,當孩子的學習出現問題時,只告訴家長孩子哪科弱,而不告訴你具體的解決方案,這也讓家長不得不尋求校外培訓機構的幫助。”
他認為,學校應該承擔起教學責任,幫助不同的學生成長。 同時,赫長城認為,家長需要擺正心態,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理性選擇培訓內容。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時間軸
●2018年4月
北京市教委印發《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治理標準和時間表。
●2018年4-6月底
全面部署和排查摸底。要求各區中小學校全面普查登記每名學生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情況。
●2018年7月
開始進行集中整改。
●2018年9月下旬
督查組開展專項督查,指導和督促各區加快整改。
●2018年11月9日
《北京市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辦學標準(暫行)》印發。
●2018年11月14日
北京市教委公布首批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
●2018年12月底
第二階段集中整改結束。
●2019年1月
治理邁入下一階段。寒假期間,采取隨機抽查等方式,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方怡君 許雯 王俊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