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甘肅慶陽市環縣小南溝鄉許掌小學的學生正在做課間操。
5月中旬,甘肅慶陽市環縣小南溝鄉許掌小學結束了期中考試,幾位“90后”教師開始分析此次考試中存在的問題。相較于從前在小南溝鄉“墊底”的教學成績,現如今的名列前茅讓他們欣喜不已。
在越來越多的農村適齡學生選擇進城讀書之后,許掌小學的學生規模從2015年的57人增加至現在的70人,人數不降反增,這在小南溝鄉學區主任賀鵬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據賀鵬科介紹,2015年之前,因教師年齡結構偏大、教學教研活動不積極等諸多因素,許掌小學在全學區排名一直靠后,許多家長選擇了進城陪孩子上學,在校學生的規模從曾經的上百人滑落至40余人。
2015年,六名“90后”大學生先后來到許掌小學,和原來的一名50多歲的老教師一起,讓這所學生人數漸少的村級小學“活”起來。“電腦不會用,好多教學活動都不能正常開展,年輕人來了就好了。”年輕教師的加入,讓許掌小學前任校長甄德華對學校的發展充滿信心。
許掌小學現任校長吳睿在小南溝鄉已經工作了四年,初到小南溝鄉粉子山小學,學生僅剩20余名,三名教師,教室屋頂漏水,缺少圖書、文體器材,學生行為習慣差,教師進取心不強。
吳睿利用網絡眾籌,聯系公益組織,為學校購置了新籃球架,為學生捐贈文具、圖書、衣服等。學區又積極協調項目,實施改薄工程,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在他的帶動下,學校的教研活動和其他課外活動日益豐富起來。
從普通任課教師到校長,吳睿笑稱剛剛得知自己新的工作安排之后,驚嚇多于驚喜。僅僅一年的鄉村教學經驗讓他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這份責任更重的工作。“壓力也是動力,那么多學生的眼睛看著我,就是最大的動力。”
經過和其他教師的商討研究,吳睿決定從聽課、評課、教學實踐等教研活動著手,開始提升許掌小學的教學質量。連續兩年的“六一”兒童節,許掌小學打破原有的沉寂,開展了親子運動會等一系列文體活動。
為了改變學校面貌,提升硬件水平,吳睿協同學區,爭取實施學校改薄工程,通過網絡眾籌,為該校新打一口水窖,購置了凈水設備。同時,他還通過網絡,聯系愛心協會,為學生捐贈學習用品、衣服等物品。
作為吳睿的搭檔,2015年任許掌小學教導主任的馬元梅探索改變農村傳統的授課模式,實施“同動同靜”的復式教學模式,并親自上示范課,示范指導年輕教師,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
和學生交心,是許掌小學語文教師武月工作三年得出的寶貴經驗。從縣城到鄉村,武月適應了艱苦的環境;從最初課堂上學生集體起哄不聽講,到全校語文成績名列小南溝鄉第一名,武月嘗試與學生們打開心扉交流溝通,和他們做朋友,互相幫助,共同成長。
從甘肅平涼市來到慶陽的山溝里,李玲玲感慨于這里的孩子對外面世界的向往。她下載了北京天安門、故宮等名勝古跡的照片和視頻,通過網絡帶領他們了解山外的世界,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完成走出大山的夢想。
40余年的鄉村教學生涯讓甄德華見證了環縣鄉村教育的發展變化。教師年齡偏大、教學質量低下讓很多鄉村學校成為“空殼”學校,年輕人的加入讓甄德華又一次看到了希望,即將退休的他希望能站好最后一班崗,和年輕教師一起學習提高。
據環縣教育局介紹,近年來,環縣出臺了相關政策,從經費保障、布局調整、鄉村教師工作生活條件改善、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持續在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上發力,加大年輕教師基層任教的比例,不斷提升鄉村學校的教學質量。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