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觀成中學的鮮花π
日前,有一個圖案同時在杭城多所學校出現,也在錢報記者的朋友圈刷屏——這個圖案是“π”,代表圓周率,在數學界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為什么“π”昨天會突然出現在杭城多所校園呢?因為圓周率約等于3.14,而昨天是3月14日,既是國際數學節,也是國際圓周率日(π Day)。所以,各校用不同形式的趣味數學活動慶祝這一天。
3月14日上午9點40分,原本是杭州觀成中學的大課間時間,同學們卻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禮物——人手一個紅豆派。校長李潔告訴記者,吃“派”只是該校數學節的活動項目之一,重頭戲還在后頭的數學游園會。
學校17位老師帶著各自準備好的10道題目,一大早就開始在操場上布置。這項師生互動活動,是以燈謎的形式進行。學生自行取題解答,回答正確可前往對應老師處換取禮品。答題可以團隊合作,但是不得求助于老師。這17位老師中,有14位數學老師和3位科學老師,正好組成π的近似值“3.14”。
聽說初三的題目幾乎都被初一同學搶答了。作為此次活動的總策劃,學校數學教研組長鄭娟老師表示,她出的10道題目,一部分取自國際上的PISA測試。這項測試重在閱讀和綜合運用,還有一部分是趣味數學題。“跟平時的考題不太一樣,但是學生基本能在20分鐘內解出來。”
到了中午12點20分,部分學生又開始挑戰“最強大腦”,背誦圓周率。記得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主人公少年派背出了滿滿4黑板的圓周率。觀成中學的“最強大腦”也不遜色,初二(3)班學生周嘉樂,輕輕松松就背到了小數點后504位。
小周告訴記者,“寒假里我準備了三四天,背到小數點后大概400位。昨天晚上我重新復習了一遍,又花10分鐘背到500多位。”
談到記憶方法,小周說一開始還挺枯燥的,后來發現可以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用一些線索把無規律的數字串聯成一個故事,比如門牌號、班上同學的座位、年月日等,既好玩,又方便記憶。
不僅是初中生,杭城的高中生也在歡度“π Day”。
杭州高級中學在這一天有“數學情人節”的傳統,所以同學們紛紛用數學的方式,表達對數學及數學老師的“愛意”。杭高的數學名師們不約而同地收到了學生悄悄遞來的“情書”,一封封都透露著學生與數學斬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更好玩的是,每封“情書”還貼心地附上了老師的肖像畫——
三年前初見,浙大西溪之畔
您如同調和線束里的第一個點列
將來自全省的同學們
用高妙的方法調和在一起
今朝貢院,春日煌煌
您又一次執筆,緩步上臺
這一次盛開的
是柯西的蓮花
對稱、美麗、和諧
寫下這段話的杭高學生是高三(12)班的沈鳴陽。其表白對象是杭高校長蔡小雄。他是正高、數學特級教師,也是暢銷書作家。
陳老師,像正圓一樣圓融,像雙曲線一樣規整,像拋物線一樣瀟灑,既有數學學科的嚴謹,又有語文學科的溫文,沉穩與幽默并重,才華和俊逸同存,是帶領我領略數學之美的充分條件,也是幫助我提升數學成績的必要條件。總之,就像π對于圓一樣,他對于我的高中數學課程一樣重要。
這位在學生眼中像拋物線一樣瀟灑的是該校副校長陳利民,數學高級教師,杭州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
學霸們一旦浪漫起來,記者也是服氣的。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