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僑報》報道,英國教育部曾在2016年宣布,英國將在4年內在8000所小學推廣上海式數學教學方法。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日前在訪華期間,也與中方簽訂協議,深化英中數學交流。文章指出英國這幾年在引進中國數學方面嘗到了甜頭。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首度訪華與中方簽訂了大量協議,其中包括將此前已展開的雙方數學老師交換交流計劃進一步拓展至2020年,未來兩年內繼續派遣200名英國數學老師赴華交流學習。
能“偷師”學中國的數學“秘籍”,英國網友可開心壞了。有網友說“恨不得回爐重造,甘愿接受中國數學老師的蹂躪。”也有網友說“多么希望上學那時學校就有中國數學老師!現在看見數字還是心驚肉跳。”在推特上,英國教育界人士都忍不住@自家數學教育研究機構,“對我們來說真是好消息啊!特雷莎·梅訪華一開始就達成教育合作計劃,干得漂亮。”
其實,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是2014年第二輪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的成果之一。項目實施以來,中英超過100所學校的500多名教師參加了教學交流活動,上千名學生從中受益。英國教育部曾在2016年宣布,英國將在4年內在8000所小學推廣上海式數學教學方法。特雷莎·梅此行深化兩國數學交流,無疑表明英國這幾年在引進中國數學方面嘗到了甜頭。
盡管英國是老牌強國,曾經誕生過不少世界知名的數學家如牛頓、圖靈、哈代等,但是基礎數學教育的問題不斷戳中英國人民的痛點。最讓英國人痛心的是,因為數學太差,GDP都被拖累。因此,英國便把目光瞄向了中國這個幾乎每位小學生都能流利背誦九九乘法表的國度。
中國人的數學能力美名遠揚,國際公認,當然要歸功于相對完善的教材、特色教學方法以及文化和國情的因素。雖然中國的數學研究目前尚未有突出成就,但數學的一些基礎運用能力卻明顯技高一籌。
如今,中英學科交流也帶動了美國、芬蘭、南非等國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紛紛赴華取經。中國基礎教育能為人類教育進步提供更多路徑,是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好契機,也必將促進東西方文化融合。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