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面對就業,畢業生將如何選擇?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高校1049名大學生,對“什么影響了大學生擇業”進行問卷調查。84.12%的受訪者認為工資福利是擇業重要因素,67.38%、62.37%、61.52%的受訪者分別認為工作環境、個人興趣、行業前景等因素會影響他們擇業,80.11%的受訪者表示擇業時關注工作所在地與家鄉的距離。
看重工資,但不是唯一標準
李鵬就讀于四川一所高校,他將于2018年7月畢業,即將就業,他十分看重薪酬水平。李鵬生長在農村,他想多賺錢補貼家用。“在秋招時,我拿到了幾份offer,最終選擇了工資最高的那家公司。”李鵬說。
“做傳媒這一行,我估計去什么單位工作內容都比較相似,都會有加班,所以哪家單位工資高我就去哪家。”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大四學生溫穎表示,她傾向于畢業后去薪水相對較高的網絡傳媒公司。在她看來,工資是她職業選擇的第一要素。
溫穎是深圳人,明年畢業后她會繼續留在深圳。但她很想早日獨立生活,她的首要奮斗目標是經濟獨立。“雖然說住在家里會讓經濟壓力小很多,但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不依賴父母,很想體驗花自己錢的感覺。”她說。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顯示,84.12%的受訪者表示擇業時會重點考慮工資福利。
今年7月,許寒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進入北京一家傳媒公司工作。讀大學期間,他積累了一些實習經驗,因此在許寒畢業前,就有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面對一份份offer,他需要做出選擇。
許寒表示選擇工作不能只由工資判定:“在一些大公司,工資待遇的確很好,但晉升機會比較少。因為大公司優秀的人才太多了,可能沒辦法‘一鳴驚人’。”他認為,與其在大公司慢慢“熬”,不如在創業公司做“一鳴驚人”的人。不過,許寒也表示,就算一份工作其他方面非常好,只有工資低,他也不會接受,“工資是工作的基礎,是對員工能力的認可。”他說。
“工資、公司前景、接手項目的前景和領導面試給我的感覺,都是我考慮的因素。綜合這些因素后,我對已經拿到的offer進行排序,選擇了最優的一個。”理性考慮后,許寒對自己目前的工作表示滿意。
在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王雁林看來,工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不會是擇業的唯一因素。“一些畢業生更愿意選擇給自己發展空間比較大的工作崗位,而不是單純看薪資高低,其實這是比較長遠的考慮,我認為這種考慮是理性的。”他說。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