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空隙率達96.01%、重達6斤的茶葉包裝盒里只裝了半斤茶葉、售價300多的茶葉僅外包裝成本就上百元……茶葉本是老百姓常備的生活飲品,卻由于層層精美包裝身價大漲,讓人“望茶興嘆”。9月1日起,《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新規對包括茶葉在內的食品、化妝品的包裝層數、包裝成本、空隙率等均做了明確規定,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也陸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給茶葉包裝“瘦身”,讓簡約綠色引領茶葉消費新風尚。
(資料圖片)
“豪華”茶葉有市場
“我自己對茶葉不懂,給朋友送,覺得包裝越豪華越好,至于茶葉值多少錢,完全不清楚。”近日,李女士要去西安看望多年不見的大學老師,就在網上精心選購了一款包裝高大上的茶葉禮盒,坦言對茶葉不了解,就盡著包裝好的買,送出去不至于沒面子。
據了解,茶葉包裝有鐵罐、紙罐、木盒、塑料袋、紙袋、竹筒、竹筐等材料,其中,部分禮盒里面附帶了品茗杯、紫砂壺、玻璃杯等,價格相應較高,同時禮盒內能放的茶葉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容量在10g以下的小罐子。
“同一品牌的同一類茶,品質和味道都差不多,包裝卻千差萬別。”一茶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國內人情世故比較講究,送人的時候,不少客戶認為高檔茶葉禮盒帶出去有面子、顯身份,如果是簡單包裝,感覺拿不出手。
市消協日前發布的“關于茶葉過度包裝調查情況”也顯示,許多調查對象表示經常見過度包裝的茶葉,占總樣本數據的60.2%;在見到過度包裝茶葉時,是否會選擇購買方面,半數以上調查對象選擇“會”購買,占總樣本數據的62.3%。
而購買過度包裝茶葉的主要原因,近半數調查對象認為是“送禮需要,包裝精美有檔次”,這個數據占總樣本數據的52%。
“按照要求,我估計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高端茶葉禮盒都不合規,畢竟一些消費者買茶葉是為了送禮,包裝精美的禮盒更受歡迎。”鄭州一茶老板告訴記者。
“茶葉的禮品屬性,讓消費者對于‘過度包裝’既感覺浪費,但又無奈接受。”市消協秘書長陳曉燕表示。
讓茶葉“輕裝上陣”
焦作一茶葉店銷售的高級木盒包裝“聚龍會”三十年祁紅老茶包裝空隙率達96.01%,蘭考一茶葉店銷售的“大真罐·大紅袍”茶葉包裝空隙率達到95.7%,桐柏縣一茶葉店銷售的標價500元/盒的兩種茶葉,其包裝盒購進價格就110元/盒,包裝成本占銷售價格的22%……近日,省市場監管局先后公布三批茶葉過度包裝典型案例。
據了解,為有效遏制茶葉過度包裝現象,促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5月以來,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對重點時段、重點場所、重點區域的監督檢查力度,依法糾正、查處了一批茶葉過度包裝違法行為,推動了簡約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
我市也積極行動,加大治理茶葉過度包裝現象。5月份,金水區市場監管局執法大隊先后出動執法人員32人次, 對轄區內7大茶葉專業市場開展過度包裝集中檢查,重點檢查茶葉的包裝層數、包裝空隙、包裝材料等,堅持“邊排查、邊指導、邊宣傳”的工作思路,督促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嚴格遵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國家標準,合法合規經營,共同營造綠色低碳消費環境。
6月份,為有效遏止茶葉產品包裝過度奢華、鋪張浪費的現象,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統一部署開展茶葉過度包裝專項治理行動,僅如意湖市場監管所就出動執法人員32人次,現場發放倡議書75份,隨機選取13個規格茶葉產品。
“自己喝茶的話,簡約包裝就好,把錢花在華而不實的包裝上沒必要。”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自己喝茶的話,會盡量選擇簡裝的買,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有關人士也認為,隨著國家、省、市相繼推出相關政策方案,并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以及相關宣傳引導,茶葉適度包裝、綠色文明消費理念將會越來越深入人心。
“茶葉”包裝瘦身不再難
茶葉過度包裝,既多用了大量包裝和填充材料,也在物流運輸中占用了過多的空間,造成物流空間和能源的浪費。同時,消費者最終拋棄的外包裝,還會增加環衛收集和垃圾處理的負擔,在商品生命周期中,造成了驚人的資源浪費。
市消協認為,厲行節約是經營者的義務,反對浪費是消費者的責任,全鏈條綜合施策并舉,規范標準和多元共治結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問題,進而推動茶葉產業發展。
為此,市消協建議,要加強企業自律,弘揚節儉風尚。茶葉經營者要誠信守法經營,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權利,通過規范商品包裝、科學定價、合理營銷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實的產品。要牢固樹立“安全實用、節約資源、綠色簡約、消費友好”理念,大力弘揚節儉風尚,在包裝茶葉時材料適當、結構優化、用料適度、無害加工、綠色生產,努力成為抵制過度包裝的“守法者”“弘揚者”“創新者”和“分享者”。
強化科學引導,提倡理性消費。消費者要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在購買茶葉時盡量購買和選用資源節約型產品,抵制并監督市場上茶葉過度包裝行為。
聚焦突出問題,加大監管力度。相關政府部門要依據最新的國家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茶葉過度包裝的治理,加大對過度包裝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讓茶葉回歸自然、本真,共同營造簡約適度、低碳環保、綠色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下一步,市消費者協會將持續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食品浪費法》、商品過度包裝國家標準等宣傳活動,聯合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自治,引導經營單位共創節約型社會,呼吁消費者理性消費,共同營造綠色環保的消費環境。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愛琴
頭條 23-09-01
頭條 23-09-01
頭條 23-09-01
頭條 23-09-01
頭條 23-09-01
頭條 23-09-01
頭條 23-09-0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