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編者按:2023鄭州市文旅文創發展大會于8月25日召開,為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正觀新聞特推出“天地之中、華夏之源、功夫鄭州”系列報道,為高質量交出“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的鄭州答卷,加快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和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貢獻力量。
今日刊發第四篇《“天地之中、華夏之源、功夫鄭州”系列報道之四:鄭州擁有做大做強文旅文創的潛力和底氣》。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 李新華 圖
2023鄭州市文旅文創發展大會指出,建設文旅強市,是鄭州的優勢所在。
鄭州位于我國地理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黃河中下游的分界處,既有嵩山雄奇之勝,又有黃河壯闊之美,是北方地區唯一兼有名山大川的特大城市。
鄭州文化資源豐富,全市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項,國保單位83項,在全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二,擁有距今10萬年的織機洞遺址、1萬年的李家溝遺址、8000多年的裴李崗遺址、6800多年的大河村遺址、5300多年的雙槐樹遺址、4100多年的王城崗遺址、3600多年的商城遺址。
鄭州歷史上名人輩出,子產、列子、韓非子、鄭國、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李誡等古圣先賢,為中華文明賡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寶貴的文化財富,都是鄭州特有的、不可復制的,也是鄭州做大做強文旅文創的潛力和底氣所在。同時,鄭州又是全國地理經濟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是1億人口大省的省會城市,“樞紐+人口+市場”優勢明顯,發展文旅文創產業條件得天獨厚、空間巨大。
能否用好優勢、發揮優勢、放大優勢,把鄭州建成名副其實的文旅強市,是對鄭州市現代化領導能力的現實考驗。會議認為,鄭州不能“守著金山要飯吃”,讓豐富的文化資源“沉睡”于地下、深藏于閨中,讓便利的交通和廣闊的腹地成為他人出彩的“嫁衣”,必須下功夫做好“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文章,讓收藏在館內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嵩山文化、功夫文化、黃帝文化、黃河文化“火”起來,轉化為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不竭動力。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