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名師】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文綜備課組長、河南省骨干教師孫靈靈
【試卷點評】
(資料圖片)
2023年高考全國地理試卷(乙卷)導向明確,繼續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深化高考評價體系要求,立足地理主干知識和基本能力,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
今年是河南省實施老教材、老高考的最后一年,試題整體以穩為主,在題型與結構、呈現形式與風格等方面,基本上延續了近幾年的特點,給學生以熟悉感和獲得感,有利于學生穩定心態,發揮水平,體現了高考“引導教學”的功能。
試題設計貼近時代,內涵豐富。貼近生產和生活實際,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增強試題的靈活性和生活體驗度,考查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推進教育評價改革,體現“服務選材”的高考選拔功能。
一、彰顯立德鑄魂,促進全面發展
地理試題在充分考查德育、智育的基礎上,立足學科內容和高中生認知水平,引導教學回歸課標、回歸課堂,加強對學生美育和勞動教育的引導,旨在促進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和勞動意識,努力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國家棟梁之才。
1.厚植家國情懷,展現時代風貌
地理試題選取了把小產品做出大產業,有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典型案例。如第1~3題,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背景,選擇湖南邵東市打火機產業的發展壯大歷程為案例,考查產業競爭力、“微笑曲線”(產品生產環節的價值鏈)、區域發展條件等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與時代使命感。
2.弘揚生態文明,堅持人地協調
地理試題關注人地關系,選取與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區域發展、氣候變化、環境問題等作為試題素材,引導學生理性面對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反思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地關系,樹立人地協調觀。如第36題,以巴西庫里蒂巴市城市發展為案例,考查公交和地鐵兩種主要公共交通運輸方式的對比、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對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影響,通過展示生態城市規劃建設成果,引導學生思考其對我國城市發展的借鑒意義。如第37題,以在夏威夷群島建立觀測站(檢測CO2含量)為案例,考查CO2含量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貼合了“雙碳”(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時政熱點。再如第44題,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以“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主題,通過上、中、下游各河段統籌規劃,建設美麗家園,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
二、關注學科素養,優化情境創設
2023年高考全國乙卷地理試題選取的考查內容與高中課程改革的培養目標高度契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學。重視主干知識的考查,既有時差計算、大氣、地貌等自然地理模塊,也有與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城市和城市化、交通運輸、區域產業發展和區際聯系等內容。選擇題有四組,即“3233”組合,難易有度,前兩組考查人文地理,先從易于理解的區域產業發展入手,后兩組考查自然地理,逐漸加大難度。兩道必答的綜合題選取的都是外國(巴西和夏威夷)的區域案例,兩道選修地理則是以中國地理為區域案例展開的。
1.加強區域認知,強化主干知識
區域對比與區域關聯是地理學最經典的研究方法。通過區域對比和關聯,可以從不同角度發現、分析并解決地理問題。如第9~11題,通過對比分析地處同緯度地區但海陸位置不同的兩地區間的日最高氣溫出現的時間差異,考查時差計算和下墊面對氣候的影響。
地理試題來源于真實的生產生活情境,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學科主干知識前提下,靈活運用地理基本規律與原理、并用地理學科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展現學科素養。如第4~5題,以營養價值豐富的蔬菜豌豆尖為案例,針對龍里豌豆尖的銷售特點和市場特點設問,考查了農業、交通運輸、區域可持續發展等主干知識,要求學生能夠把握地理事物(現象)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系。
2.注重綜合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地理試題重視對地理過程與地理聯系的考查。當今地表形態的形成,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地貌處于不斷變化中,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地貌特征只是地貌演變過程中的瞬間表現。如第6~8題,以新西蘭南島地貌演變為案例,考查板塊構造學說理論及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對于地理過程的學習,單靠簡單記憶是無法實現的,必須加強對地理過程的理解性學習。
地理試題通過拓寬材料來源,多樣化的設問方式,加強試題的開放性和辯證性,在綜合分析和解題過程中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打破追求唯一答案、總結答題套路等導致學生思維僵化的學習方式。如第37題有兩問,為什么在夏威夷群島建立觀測站(檢測CO2含量)能反映全球CO2濃度平均值?你認為還可以建在哪里?并提出理由。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科學觀點并開展有理有據的分析論證。
3.踐行地理實踐力,助力教學改革
地理實踐力是借助地圖、數據和其他工具在地理模擬實驗和演示、地理觀察和測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地理信息定位和搜索等活動中,實踐能力與品質素養的綜合表現。如第43題,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和自身體驗,辯證地評價景區數字化對游客認知和體驗旅游景觀的影響。
三、復習備考建議
1.立足地理學科主干知識,構建地理學科知識體系,貫徹人地協調觀。
2.重視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力求落到實處并不斷強化,務必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
3.注重培養地理信息獲取和解讀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能力,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能力。
4.關注地理時事熱點,多留心身邊事,多思考身邊事,學會用地理視角和地理思維思考問題。
記者 王紅 張勤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