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2日,省疾控中心發布6月份健康風險提示:結合近期天氣情況及病菌傳播特點,本月公眾需重點關注防范6類疾病。
據省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六月氣溫明顯升高,暴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發生頻率增加,高溫和潮濕環境易于各類病原體的繁殖傳播和蚊蟲滋生。此外,隨著端午假期臨近,民眾外出旅游、探訪親友、外出聚餐活動頻繁,相關疾病傳播風險可能增加。在此基礎上,建議廣大居民本月重點關注防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瘧疾、布魯氏菌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手足口病和食物中毒等6類疾病。此外,還需及時關注天氣信息和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防范極端天氣事件。
具體來說,當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斷變異,國內疫情總體處于局部零星散發狀態,疾病危害仍然存在,要繼續落實“乙類乙管”各項措施”。民眾日常出行仍需做好個人防護,降低感染風險,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癥狀時要及時就診,對癥治療。
瘧疾是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傳染病。目前全球很多國家瘧疾高發流行,新冠防控政策調整后出境旅游、務工和經商人員數量增多,瘧疾輸入病例及引起本地傳播的風險加大。近期出境旅客要加強自身防護,嚴防瘧疾感染。
布魯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病情輕重不一的發熱、多汗、關節痛等。羊在國內為主要傳染源,其次為牛和豬。人群對布魯氏菌普遍易感。職業人群要注意日常個人防護,患病后及時就診。普通居民要注意不吃未燒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動物產品。選擇新鮮、安全的動物食品原料,加工時要注意生、熟分開。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是由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播,俗稱“蜱蟲病”。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5~7月是我省蜱蟲病高發期,野外活動時要注意個人防護,應穿長袖衣褲、扎緊褲腿、裸露皮膚涂抹驅避劑等,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防止蜱叮咬。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發病人群多為5歲及以下兒童,臨床癥狀以手、足、口等部位散發性皮疹和皰疹為主。手足口病易在幼兒園、幼托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場所暴發。我省每年4-6月為發病高峰。防護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衛生。要注意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不接觸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環境;不在未經消毒處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盡量避免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進食物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六月氣溫升高,食物易變質,加之節假日外出就餐機會增多,提高了食物中毒的發病風險。日常防護要在有衛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場購買食品。盡量不購買散裝食品。新鮮食品經充分加熱后再食用,重視加工涼拌類和生冷類食品的清潔。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盡量每餐不剩飯菜,吃剩的飯菜盡量放10℃以下貯藏,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
記者 王紅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
頭條 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