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鄭州各縣(市)區
文旅消費市場一片火熱
滿滿“煙火氣” 激發新活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五一期間,興達路街道辦事處為游客量身定做了美食團建、游玩體驗、田園野趣、民宿團建等文旅體驗。 本報記者 黨賀喜 攝
五一假期,新鄭游人如織,數據顯示,景區共接待游客43.6071余萬人次,與2019年相比,同比增長77%;實現旅游總收入1.8598億元,與2019年相比,同比增長84%。特別是黃帝千古情、鄭國車馬坑遺址博物館、泰山村千稼集、孫河民俗村等景區深受游客青睞,有效帶動文旅消費。
五一之前,新鄭市文廣旅體局組織召開了新鄭市文旅體(文物)行業拜祖大典及五一假期安全生產工作會。開展隱患排查和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并通過主流媒體宣傳推介新鄭文化旅游資源。
節日期間,新鄭市景區景點、文化場館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和優惠措施,黃帝千古情景區推出漢服文化月,打卡國潮春天活動。游客穿漢服即可免景區首道門票;鄭國車馬坑遺址博物館推出新鄭歷史名人展覽;新鄭博物館舉辦《黃帝和他的時代——黃帝文化展》展覽;歐陽修陵園紀念館組織游客免費體驗拓片藝術等優惠活動;考院博物館凡背誦一首國學經典可免費進館參觀,兩首以上者可獲得考院精美文創產品一個。
本報記者 張立 通訊員 程倩
琴簫悠悠,鍛銀燦燦,艾香溢溢……一個個非遺項目令人流連忘返,嘖嘖稱贊。這是昨日記者在新密曲梁下牛村非遺展覽上見到的情景。
從4月29日晚開始,新密市在《詩經》誕生地的溱洧河畔,舉辦了隆重的首屆文化節。山水相依,星火璨爛,但文化節最亮眼的還是非遺項目的展出。源于南北朝時期宮廷樂,距今1500多年的國家級非遺超化吹歌,僅憑口口相傳的音譜,演奏出跌宕起伏的樂章,那清靜幽雅的旋律,樸實復古的演出,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山寨農民家表演的這項省級非遺絕技,曾多次參加全國性演出。一盆水,兩根棍,三件模具,多次有序搖動,人造紙就瞬間產生,一位小學生的參與制作,引來了陣陣掌聲。
通過有聲有色的非遺展,反映了該市文化遺產保護成果,體現了當地悠久歷史,呈現了厚重文化底蘊,觀眾的沉浸式體驗,更敬仰先輩的智慧與創造,更有力促進非遺的傳承。
本報記者 郭濤 通訊員 李紹光
中岳千年古廟會、夜游嵩山、嵩山電音節、武周封祀盛景、功夫市集……今年五一假期,登封各類文旅活動精彩紛呈、燃點不斷,文旅消費市場迅猛增長。據統計,假日期間,全市累計接待游客149萬人次。4月30日至5月2日,酒店平均入住率達到93.88%,5月1日平均入住率達到峰值97.69%。
“最美不過煙火氣,人間至味是清歡”,嵩陽景區由“文化演藝、特色美食、文化文創、非遺互動、娛樂休閑”等多個區域構建的江湖情境天中市集,融網紅美食、祈福文創、手工制品、漢服游園等為一體,為游客帶來沉浸式的體驗。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實景演出、光影藝術與原生態自然環境完美融合的“夜游嵩山”項目、“追光2023·首屆登封嵩山電音節”、袁橋夜游等活動,使登封夜經濟更加豐富多彩。據統計,五一期間,每晚參加“夜游嵩山”的游客達4000余人次。
印象少林大型迎賓儀式、武(舞)動少林大型功夫演藝,以及各大景區、游園、公園的少林功夫展演,讓游客贊不絕口、震撼不已;中岳廟千年古廟會上,舞龍舞獅、挑花擔、大鼓、戲曲等傳統民俗節目以及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等,為慕名而至的中外游客帶來不一樣的感悟和體驗。
本報記者 李曉光 通訊員 蔡宏炬 文/圖
音樂搭臺,文旅唱戲,這個五一,滎陽市用一場青年說唱文化音樂節,吸引八方游客,點燃城市熱度,掀起了2023年滎陽文旅促消費活動季的新高潮。
5月1日,2023年滎陽文旅促消費活動季——AYO!音樂節鄭州站主題活動在滎陽市奧帕拉拉水公園成功舉行。
據了解,AYO!音樂節是中國首個青年說唱文化音樂節,以說唱表演、潮流集市和美食體驗為主要內容,致力打造亞洲頂級HIPHOP文化內容IP。自2017年成立以來,先后在上海、成都、蘇州等地成功舉辦,累計參與人數30余萬人次,受到業內及粉絲高度肯定與認同,已成為中國標桿型原創嘻哈音樂節品牌。
音樂搭臺,文旅唱戲!AYO!音樂節創新演藝模式,將文化資源變產品,集中展示音樂、美食、潮玩的融合魅力,是典型的互聯網+時代的文旅新玩法。
本報記者 史治國 文/圖
五一假日,文化迎來時尚風,在中牟,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繪制出中牟假日熱力圖。綜合中牟縣智慧旅游大數據監測和重點景區統計,全縣共接待游客167.5萬人次,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95.79%。中牟文旅消費火熱,文旅引擎作用彰顯,假日期間三次被央視新聞關注報道。
五一期間,中牟旅游演藝高潮迭起,主題活動精彩紛呈,豐富多樣的高品質文化消費產品吸引本地以及全國游客紛至沓來。作為中國最大戲劇聚落群,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五一期間以戲劇“出圈”,占據微博視頻熱榜前10位。
電影小鎮主題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游玩
在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花漾旗袍節”主題活動中,每日數萬名游客體驗換裝游園,奔赴一場跨越時空的美麗盛宴,幾十場精彩演出輪番上演。
鄭州方特旅游度假區則推出一系列豐富有趣的全新玩法給游客開啟了一場充滿驚喜的假日狂歡之旅。
五一假期,在黃河沿岸感受詩意田園之美,在特色村讓游客遇見鄉土,一解鄉愁,近70萬名游客來中牟開啟一場郊野休閑度假之旅。
綠博園化身花海,不燥微風中彌漫郁郁花香,勇敢者道路、趣橋世界、陽光沙灘等游玩項目內歡聲不斷。
本報記者 盧文軍 通訊員 許莉萍 文/圖
節日經濟是觀察經濟的窗口,記者獲悉,五一小長假期間,旅游景區游人如織、活力再現,露營新業態熱度高漲、持續升溫,文化惠民活動不斷、精彩紛呈……文旅消費市場呈“井噴”之勢。
據統計,五一假期惠濟區累計接待游客9.065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2.5924萬元。其中,4家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8.2204萬人次,同比增長335.4%,實現旅游收入183.8924萬元,同比增長395.8%;露營地、賽車場等文旅新業態共接待0.44萬人次;文博場館共接待0.4051萬人次;五一期間組織文旅活動30余場次,吸引市民游客4.8468萬人次。惠濟萬達、美景廣場、宜家及商圈各大商超人流量超58萬人,實現銷售額2600余萬元。
創意市集、主題展覽、盲盒抽獎、電音派對、滿減促銷……這個五一,惠濟區積極組織策劃開展第四屆“惠生活·共美好”促消費系列活動,鼓勵支持轄區商超以“夜經濟”為主題亮出“十八般武藝”,激發商圈消費活力。
文化惠民活動也豐富多彩。“巧手造萬象,勞動最光榮”、除草護苗活動、“手繪星空,向光而行”月球燈展覽……假期文化惠民活動共開展20余場次,受益群眾1.8188萬人次。
市場加速回暖,惠濟供需兩旺,這份紅紅火火的惠濟五一成績單背后,是“動起來”的人潮,也是“火起來”的消費。
本報記者 楊麗萍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