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參加工作的25年里,他日復一日地為我省境內190條共計1.26萬公里超特高壓輸電線路“把脈問診”,是特高壓線路上的“刀尖舞者”,用勤奮和汗水守護萬家燈火的帶電“超人”。他就是黨的二十大代表、河南省勞動模范、中原大工匠,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輸電運檢部高壓線路帶電檢修高級技師陶留海。
4月27日,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輸電運檢部接到消息:一臺植保無人機掛在了南陽市紅泥灣鎮的超高壓輸電線路上,急需帶電作業進行解救。接到指令后,陶留線和工友們帶上裝備,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穿好帶電作業屏蔽服、戴好屏蔽帽和屏蔽手套、穿好導電鞋、系好安全帶……陶留海和工友采用“電動升降裝置”法進電場方式,踩在高壓輸電線路上作業,不到半個小時便成功解救了植保無人機。
作業過程中,帶電作業人員置身于高電壓、高電場和高空的環境里,危險性和技術難度非常大。這樣令人膽戰心驚的工作場景,對陶留海和工友們來說卻是“家常便飯”。
25年前,從技校畢業后的陶留海,先是做了一名普通送電工,后來轉崗成了一名高壓線路帶電檢修工。送電工和高壓線路帶電檢修工作業內容相差甚遠,為了更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陶留海找來專業書籍,仔細研究琢磨,遇到技術性問題時及時請教“師傅們”。靠著這股子“鉆研勁兒”,短短3年間,陶留海就熟悉了省內幾乎所有輸電線路和塔桿地形,完成了別人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積累。20余年間,陶留海翻山越嶺、爬坡過坎,共帶電作業500余次,實現了作業零差錯、零事故,有力保障了河南省特高壓線路的安全運行,成了名副其實的特高壓線路上的“刀尖舞者”。
2017年,陶留海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成立。作為領銜人的陶留海,帶領工作室成員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先后牽頭開展完成1000千伏、±800千伏特高壓線路、特高壓直流接地極線路、世界最高電壓等級±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等帶電作業關鍵工器具和技術應用研究,攻克了±1100kV 帶電作業人身安全防護等核心關鍵技術,完成世界首次±1100kV 線路電動升降裝置進入等電位作業,研制出±1100kV 帶電作業屏蔽服等工器具和作業方法。他發明的絕緣士字梯、特高壓耐張絕緣子絕緣起吊支架、特高壓Ω型電位轉移棒等帶電作業新工具通過全國競賽和交流在全國得以推廣應用。
“我是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一線電網檢修工人,在百米高空上見證了我國特高壓電網從追趕到領先的精彩跨越,在20多年的一線堅守中實現了從一名技校畢業生到藍領工匠的人生逆襲。”陶留海在采訪中表示,今后一定珍惜榮譽、立足崗位,大力發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始終牢記“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用勤奮和汗水守護萬家燈火。
記者 董艷竹 文 受訪者供圖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
頭條 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