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你知道嗎?鄭州大學實驗小學的校園里藏著一家博物館,一個專門收藏展示農耕工具、農業文明的農家博物館。
隨著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的加快,傳統的紡線車、架子車、耬車等傳統農業生產生活工具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們,他們沒見過真正的農耕工具,甚至不了解農業和農村。如今,這些富有鄉村特色和泥土氣息的老物件兒走進校園,用集中陳列的方式展示著老一輩人的生產生活樣貌,深深吸引著實小學子。
據悉,鄭州大學實驗小學農家博物館共有展品一百余件,匯聚眾多頗具特色的農家老物件兒。為讓同學們充分了解這些農耕工具及農家用品,博物館里的每一件物品上都有名稱、用途和演變過程的介紹,通過實物、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原汁原味、全方位地反映出傳統的農耕文明,勾勒出一幅立體的農家生活圖。
這是一處傳承農耕文化、弘揚勞動精神的主題教育場所。課后服務期間,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同學們紛紛走進農家博物館,置身館內,仿佛回到老一輩人的農家屋舍院落,小講解員生動有趣的講解也深深吸引著“小游客們”。奶奶用過的紡線車,爺爺播種的簍,還有鐵鍬、木叉、耕耙、織布機、老木箱……一件件、一樣樣,似乎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那個記憶里的年代。
通過親身感受體驗、觀看農家生活宣傳片以及解說員的介紹,同學們體會到老一輩勞動者生產生活的不易,?二九班學生毛若西說:“這些老物件兒我是第一次看見,原來,爺爺奶奶們以前就是用這些東西過日子呀。”
農家博物館入駐,讓學生能夠近距離地了解農耕歷史。活動的持續開展是學校豐富課后服務內容的新舉措,是跨學科融合系列課程的新探索,同時也是加深學生勞動觀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新路徑。鄭州大學實驗小學校長劉洋倡導,以農家博物館為載體,培育、創新和傳承農耕文明,增強學生傳統文化內涵和人文素養。
世界上很多著名學校,都擁有博物館。在風景如畫的實小校園,能有一座博物館,對于學生的教育,無疑起著重要作用。鄭州大學實驗小學將持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胸懷。
鄭報全媒體記者?魏瑞娟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