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3月12日是第45個全民義務植樹節,由共青團河南省委主辦,省青年志愿者協會、黃委會團委、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管委會承辦的“青春‘碳’路共植未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省級示范活動在黃河文化公園舉行。省直機關干部職工、青年社會組織、新興領域青年、青年志愿者及少先隊員代表,以及黃河文化公園管委會職工代表共200余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啟動了河南青少年青春“碳”路實踐項目。青年愿者代表在現場向廣大青少年發起沿黃生態保護倡議。
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在全省實施青少年青春“碳”路實踐項目,通過植綠護綠、凈灘行動、垃圾分類等生態環保實踐活動,帶動全省青少年投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河南實踐貢獻青春力量。
在植樹現場,全體人員干勁十足,三五結對默契配合,扶苗、填坑、培土、澆水,共同栽下一棵棵樹苗。植樹活動結束后,全體人員來到臨河廣場,感受黃河沿岸新變化,欣賞這幅正在徐徐展開的“山河相依、人河相親、城河相融”的美麗畫卷。
據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管委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何宏波介紹,自1977年開始,我市每年否都開展邙山義務植樹活動,全市人民踴躍參加,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邙山提灌站周邊山頭全部披上了“綠裝”。近年來,該園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加大園林綠化和生態保護力度,目前整個園區郁郁蔥蔥,在7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林木種類400余種、總量逾200萬棵,核心區域擁有林地和綠地380多萬平方米,整個園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曾經土壤貧瘠的荒山禿嶺、黃沙漫天的山頭,變成了如今的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如畫,亭臺樓閣點綴其上;黃河母親、炎黃始祖、大禹治水、百位中華歷史名人等雕像訴說著輝煌歷史,園林綠化與傳統文化自然融合,吸引著越來越多群眾前來休閑旅游,這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鄭州“后花園”。
另據了解,近年來,為助力我省“綠色低碳轉型戰略”,河南實施了百萬青年沿黃生態產業發展協作行動、“‘河’我一起保護母親河”凈灘行動、青春“碳”路“豫”來“豫”美河南青少年志愿宣講等活動,吸引300余萬名青少年參與,凝聚了強大的青春力量。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 通訊員 毛志明 文/圖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2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1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
頭條 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