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是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十年來,他圍繞社會發展和民生關切提出了不少提案和建議,涉及科技進步、高校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方面面。今年,他開啟了第3個五年的履職之路:“教育,始終是我最關心的事情。”
對知名綜合性大學舉辦農科作出科學引導
我國是農業大國,長期以來,農林院校在社會分工、傳統意識等因素造成的生源等困境中,堅持以農為優勢和特色,努力求存圖興謀發展,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贏得了相應的地位和尊重。然而,隨著近年來我國許多知名綜合性大學紛紛舉辦農科教育,在其雄厚的辦學資源和強勁的生源吸引力擠壓下,農林院校尤其是地方農林院校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越來越逼仄。
(資料圖片)
對此,張改平表示,目前農林類院校面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三個方面:知名綜合性大學農科引流,使地方農林院校本碩博生源質量全面加速下滑;知名綜合性大學農科對農林學科高層次人才形成虹吸效應,使地方農林院校更難引進和留住學科專業建設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知名綜合性大學農科在重大項目、平臺、成果等方面,競爭力遠遠超過地方農林院校。
針對現狀,張改平提出,要對知名綜合性大學舉辦農科作出科學引導,引導其農科以前沿、基礎研究為主,培養高端人才,產出世界領先的創新性成果,在重大項目、平臺、成果等方面另辟通道,避免與地方農林院校爭奪有限的辦學資源和生存空間。
放寬農林院校向綜合性發展的限制性政策
作為農林類院校,如何保持優勢和特色,堅持為“三農”服務的辦學方向,為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業強國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張改平認為,要放寬農林院校向綜合性發展的限制性政策,鼓勵農林院校前瞻性、綜合性設置學科專業,拓展人才全面發展所需的新農科、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的綜合性學科框架,在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智慧農業、營養與健康、鄉村發展、人文藝術等領域自主設置所需專業。
他還建議,盡快落地涉農專業訂單定向人才培養計劃的支持政策,推廣“入學有編、畢業有崗”改革試點經驗,改善農林院校生源質量;積極推動一省一所農林高校與本省農(林)科院開展全方位合作,完善“一省一校一院”協同育人模式。同時,積極發揮財政投入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續的農林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加大對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財政投入
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的公益性決定了資本不可能依靠此類高校獲利,但這類高校在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財政、金融等政策供給不足,政府補貼、土地劃撥等配套不完善等問題,限制了學校的發展。
張改平建議,支持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財政金融政策創新。具體可從三方面入手:改善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財稅政策環境,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減免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稅收,將現繳納稅額轉為教職工的社保福利經費,保證民辦高校教師社保經費不低于當地公辦高校平均水平,穩定師資隊伍。加大對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的財政投入,創新財政資金管理模式,設立民辦非營利性高校專項資金賬戶,提高財政資金的撥付和使用效率。另外,拓寬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融資途徑,擴大辦學資金來源,引導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爭取政府補貼、土地劃撥等相關政策,增強發展資金保障,進而培養更多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的人才。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競昳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6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5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