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梅總是領著二十四番花信,
(相關資料圖)
從江南走來,
詩里,詞里,歌謠里,
疏影橫斜,含嬌帶俏,喚著人們:
來吧,踏春尋梅,
呼吸萬里乾坤的這縷清香。
鄭州,紫荊山公園的梅,
是古老商城最早的明麗,
在滿池荷梗畫殘冰的時候,
牽手金水河畔星星點燈般的迎春黃,
一起染亮了,這個季節,
天命玄鳥略帶枯墨的翅羽。
這就是梅,“歲寒三友”的梅,
驛外斷橋,曾經凌寒獨自開,
開著寂寞中的自守自足。
而今,園中,山上,
傲雪報春,
引領著的是繁花似錦。
這就是梅,綠萼梅,
仿佛冰骨玉肌的佳人,
更像氣質絕塵的君子,
素雅,幽淡,
用靈魂里的清揚之氣,
調理脾胃不和的人間。
這就是梅,宮粉梅,
漫天飛雪,歡喜,
給點陽光,燦爛,
粉紅的笑聲打破天地之間的沉寂,
哪怕飽經滄桑,
依然風姿綽約,溫暖的達觀。
萬木還在沉睡的時候,
梅花就醒了,
料峭春寒里,風遞暗香,
給人以精神,予人以希望。
所以,江南,塞北,
植梅,賞梅,探梅,頌梅,
三千年樂此不疲。
就如,聞香而來的蜂兒,
為一樹梅花,心醉神馳。
是啊,誰的回望會沒有,
一剪梅的深情,
梅花絡的巧思,
梅花三弄的旋律。
梅花先發的這一枝春,
熱烈,如火,
明快,似霞,
更帶著生命壓抑多時之后,
一種率性的蓬勃,
一場詩意的爆發。
是的,漫長的等待后,
輕輕抖落紅塵如雪,
讓陽光滲透多思的歲月,
越來越多的素面朝天,
越來越少的九天寒徹,
每一朵梅花,都是覺者。
日日夜夜,
感知風,感知雨,
感知著氣溫的跌宕起伏,
懷揣的理想,
骨頭上開出花朵,
不媚,不俗。
春晴里,
綠萼寫清逸,
哪一朵等待的盛開,
不是飽含艱辛和努力?
梅花歡笑人歡喜,
一任梅影,點了眉間心底。
遙相望,
或許,所有的高冷,所有的傲嬌,
只是,還沒有遇見那一個心跳。
當溫柔的目光溺斃了漠然,
專注的輕暖里無處可逃,
春風梅影作一夢,真好!
匆匆忙忙的日子,
向一樹梅花學習呼吸,
柔軟的心,就如梅微微打開,
吸氣的時候,寒冷懸浮,蕪雜難免,
呼氣的時候,且徐徐吐出,
就溫暖干凈地芬芳了世界。
追光逐影紫荊山,
隔屏笑拈梅花嗅。
盡管,梅花的紅唇有些干,
依然是,鐵骨柔情中國魂。
一場相逢,花枝亂顫——
何須下江南。
河洛郎說,我等皆凡人,賞花即不俗。
何況,是賞梅呢?
梅不寫詩風無歌,
詩作煙火梅更香。
順著梅的指尖,
我們遇見香氣迷人的春天。
如月 詩 李同昌 攝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3-01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
頭條 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