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養老服務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期盼、增加幸福指數的重要 民生事項。2月13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系列第五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相關內容,并回答記者提問。
(資料圖片)
?
智慧養老平臺已錄入1718萬老年人信息
2022年,河南省673個街道全部實現有1處綜合養老服務設施,7334個社區全部實現有1處養老服務場所,4個試點城市完成了10534戶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智慧養老平臺已錄入1718萬老年人信息,完成“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省民生實事任務,是養老服務工作發展最快的一年。
人均養老用提高至不低于0.2平方米
河南省緊緊圍繞構建法規政策、設施建設、運營服務、投資融資、人才保障和綜合監管“六大體
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用地、用房、資金等要素供給。將人均養老用地標準由原來的0.1平方米提高至不低于0.2平方米。探索“養老+重殘”“養老+醫療”“養老+教育”等融合建設模式,全省共謀劃516個重殘與養老融合項目,其中商丘市整合建設用地1920畝,建成重殘與養老融合設施174家。多方拓寬融資渠道,爭取省以上財政投入22.5億元,獲批養老服務專項債56.9億元,抓住國家在5個省開展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的重大機遇,獲批貸款14.1億元。全省已有28個市級、88個縣級平臺公司作為養老服務重點項目統貸平臺,形成多元投資合力。
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新增床位超6萬張
通過新建小區配建、老舊小區統籌建設和閑置資源盤活改建,全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成面積達418.7萬平方米,僅2017年以來審批的新建小區項目就同步規劃養老設施278處、建成面積16.5萬平方米。全省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統一要求面積在2000平米左右、有50張以上托養床位,新增托養床位6萬張以上。
各地通過專業養老機構承接失能半失能老人托養功能,“以大帶小”運營街道綜合養老服務設施和社區養老服務場所,由街道輻射帶動社區,再由社區延伸居家上門服務,形成有序銜接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鏈條,讓老年人期盼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看得見、摸得著。
積極探索醫養康養融合、“養老+行業”融合、公建民營等運營服務模式,不僅滿足了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也帶動了社會資本參與熱情。全省連鎖運營30個網點以上的養老服務企業達到8個,床位超過500張的企業達到6個,首次評出18家四星級養老機構,41家省級養老服務人才基地,市場活力持續激發。
對新增街道、社區和新建小區同步配建養老設施,完成6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推進200個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成50個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
免費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體檢
醫療衛生服務向社區居家延伸。目前,全省城鎮社區衛生機構1930所、鄉鎮衛生院2019所,實現了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全覆蓋。大力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構建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把更多財力、物力和人才技術投向基層,努力實現“小病不出社區、大病不出縣城”。
滿足居家社區健康養老需求。目前,全省老年醫療衛生機構241家,綜合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50%以上,基層機構康復護理床位不斷增加,醫療機構普遍為老年人就醫建立“綠色通道”。同時,實施老年健康促進專項行動,強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居家社區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基本公衛、健康管理等服務,免費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體檢,為高齡、失能老年人上門提供醫療服務。
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水平。省衛生健康委等9個部門共同推動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有效改善老年人居住環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為老服務質量。目前,全省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88個、“河南省老年友好型社區”150多個,為居家社區養老創造了良好環境。
目前,全省醫養結合機構449家,設置床位60883張,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約合作4200對,養老機構普遍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率先成立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控制中心。建立完善省-市-縣-醫養結合機構四級質控網絡,定期開展醫養結合服務質量評價、督導考核和人員培訓,促進服務質量持續改進。率先出臺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評價標準。建立分層次、分類別的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等級評價標準體系,發揮“指揮棒”“風向標”和激勵約束作用,促進醫養結合機構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同時,積極探索推動新型醫養康養融合模式。
新建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平均達標率77.52%
在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中,2022年,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著力推進專項清理。會同省民政廳、自然資源廳研究印發《全省新建住宅小區養老服務設施專項清理工作方案》,累計排查新建住宅小區4155個,其中已建成987個,在建3168個。通過專項清理,2022年度全省新建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平均達標率77.52%,較2021年度明顯提升。著力實施補建行動。2020年以來,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共補建、改建養老服務設施524個,面積41.73萬平方米。會同省民政廳向住房城鄉建設部、民政部推薦70個社區作為完整社區建設試點。
已有3.3萬戶老年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
2022年,民政部、財政部、住建部和殘聯4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計劃“十四五”期間對全國200萬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其中,我省的量化目標是21.4萬戶,占任務總量的10.7%,居全國第一。我省鄭州、洛陽、鶴壁先后納入國家試點,適老化改造老年人家庭13302戶,開展上門服務31.6萬人次。我省也選擇了8個省轄市作為省級試點,并將試點城市適老化改造工作納入2022年民生實事任務。省以上財政支持改造資金2.1億元,全省累計已有3.3萬戶老年人家庭進行了適老化改造。
2023年,省政府已經將持續實施6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納入新一年民生實事任務,省民政廳將持續落實好2023年民生實事任務。在改造對象方面,重點保障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完成上述對象的基礎上,將改造對象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留守、空巢、殘疾老年人家庭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建立臺賬,逐戶評估。在改造內容方面,根據國家提供的配置推薦清單目錄,重點圍繞施工改造、設施配備、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對于清單中的7個基礎類項目,納入政府補助范圍;其他項目根據老年人家庭意愿,可以自主購買,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給予適當補助。在改造程序方面,各地在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自愿申請的基礎上,嚴格規范申請、評估、改造、驗收、監管等工作程序,實行“一戶一策”“量體裁衣”,確保他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造成果,最大限度增強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
8.4億元支持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2022年,省財政積極落實財政支持政策,累計籌措財政資金8.4億元,加大對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支持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項目建設。統籌中央和省級彩票公益金、土地出讓收入等資金共計7.5億元,支持市縣街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縣級敬老院、醫養結合項目、智慧養老管理和服務平臺等項目建設,并重點向革命老區縣傾斜,持續提升我省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力求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支持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為改善老年人居家養老環境,消除居家養老安全隱患,統籌中央和省級彩票公益金共計8573萬元,支持市縣按時完成中央下達我省的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
強化績效管理。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資金在線監控信息平臺,通過“制度+技術”手段,實現資金全流程跟蹤監管;健全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開展財政政策績效評價試點工作,著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鄭報全媒體記者 魯燕 文/圖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2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1
頭條 23-02-10
頭條 23-02-10
頭條 23-02-10
頭條 23-02-10
頭條 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