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陽市農業農村局_農業生產】
(資料圖)
為切實抓好春季麥田管理各項措施落實,牢牢把住小麥生產主動權,全力奪取夏糧豐產豐收,鎮平縣農技中心在田間苗情調查的基礎上,制定2023年全縣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措施,建議廣大種植戶提早行動,為小麥的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當前鎮平縣小麥苗情及存在問題
鎮平縣今年小麥種植面積82萬畝。秋播前普降透雨,播種期間底墑充足表墑適宜,天氣晴好為主,茬口銜接較好,趁墑播種、應播盡播,適期播種面積比例較常年增加。冬前溫度和墑情適宜,有利于苗情轉化升級,越冬期一、二類苗占90%,旺長田和三類田分別占1.5%和2.5%,群體個體指標較為理想,區域長勢相對均衡,全縣小麥苗情好于去年,是近5 年最好的一年。但也存在不利因素,一是受播量偏大、冬前氣溫偏高等因素影響,部分麥田出現旺長,部分麥田播種偏晚、偏旺和偏弱“兩頭苗”現象較為突出;二是冬季降水總體偏少,造成部分麥田表墑不足,11 月份到元月份經歷多次寒潮降溫,寒旱疊加導致部分旺長、缺墑、整地不實麥田葉片受凍,有死苗現象; 澆水不科學;三是冬前化除面積較小,田間雜草較重,春季化除任務 大;今年小麥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態勢,蚜蟲、麥蜘蛛田間基數高,預計赤霉病、條銹病有偏重流行風險高。
二、春季管理技術措施
針對鎮平縣當前小麥苗情、土壤墑情和病蟲草害發生特點,春季麥田管理要以“控旺促弱轉壯,保苗穩健生長,抗旱防凍防倒、防病治 蟲除草”為目標,因苗施策,強化分類管理。科學運籌肥水,培育健 壯個體,構建合理群體,促進幼穗發育,搭好豐產架子,夯實夏糧豐產豐收基礎,重點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措施:
(一)鎮壓劃鋤,保墑抗旱防凍
春季鎮壓可壓碎土塊,彌封裂縫,沉實土壤,減少蒸發,控上促下,抑制旺長,提墑保墑、抗旱防凍效果明顯。對于耕種質量差、坷垃較多、秸稈還田導致土壤暄松、吊根苗多的麥田,可在早春土壤化凍后進行鎮壓,以減少水分蒸發和避免冷空氣侵入分蘗節附近凍傷麥苗;對沒有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在土壤化凍后及時鎮壓,促使土壤下層水分上移,起到提墑保墑、抗旱防凍的作用;對長勢過旺麥田,返青至起身多次鎮壓,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長,起到控旺轉壯作用。劃鋤具有良好的保墑、增溫、滅草和促根生長、促苗早發等效果。
早春劃鋤與鎮壓結合,先壓后鋤,可以達到上松下實、提墑保墑增溫抗旱的作用。返青前后是鎮壓劃鋤的重要時期,除嚴重干旱、生長過弱、越冬期死苗嚴重麥田外,其他大部分麥田均應以鎮壓劃鋤作為主要管理措施。
(二)因地因苗分類管理,促弱轉壯、控制旺長
返青起身期要根據苗情、墑情、病蟲情,分區分類施策,早管細管精管,促進苗情轉化升級。
一二類麥田管理。一、二類壯苗麥田占比90%以上,春季管理要促控結合。對生長基本正常、群體適宜的二類麥田,可在返青期中耕劃鋤的基礎上,于起身期結合澆水畝追施 10 公斤左右尿素,以促進穗花發育,培育壯稈大穗;對一類麥田肥水管理應推遲至拔節期進行,以保苗穩健生長;對種植優質強筋、中強筋小麥的麥田,可在拔節期結合澆水畝追施 7.5 公斤左右尿素,促穗大粒多、提質增效。
三類麥田管理。要抓早,以促為主,盡快實現苗情轉化,形成合理的群體結構。一是早劃鋤。早春麥田表層土化凍時,抓住晴好天氣,及早進行中耕劃鋤,增溫保墑、破除板結、改善土壤通透條件、促進根系生長、滅除田間雜草。二是早追肥。對底肥不足、葉片發黃、長勢較弱的麥田,可在返青期結合中耕劃鋤畝追施7.5 公斤左右尿素,并配施適量磷酸二銨,以促進次生根生長,增加分蘗保成穗。三是澆水,可在返青期 5 厘米地溫穩定在 5℃左右時結合追肥澆水
旺長麥田管理。對旺長麥田或有旺長趨勢的麥田,返青起身期以控為主,可采取鎮壓或深鋤斷根,抑制春季過多分蘗和麥苗繼續旺長;也可在起身初期葉面噴施植物生長抑制劑,以縮短基部節間,控制繼續旺長,預防后期發生倒伏。對冬前過旺受凍、返青后有脫肥現象的麥田,起身期或拔節前期結合澆水追施肥料。
缺墑干旱麥田。對沒澆越冬水,墑情較差,已出現旱象且影響小麥返青正常生長的麥田,在日平均氣溫穩定在3℃、白天澆水后能較快下滲時及時澆水防旱。澆水要小水細灌,避免大水漫灌。對因旱受凍黃苗或脫肥麥田,可結合澆水適量追肥。
丘陵純雨養麥田。在早春土壤返漿后先耙耱鎮壓后劃鋤,提墑保墑,促苗早發穩長;借墑趁雨畝追施尿素 5~8 公斤,,保冬前分蘗成穗,促春生分蘗早發快長,爭取穗數保產量。
受凍麥田。對于冬前和越冬期受凍麥田,應在返青期視苗情及時追肥澆水,一般畝施尿素8~10 公斤,促進分蘗成穗,拔節期再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復合肥,提高穗粒數。
(三)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1)及早化學除草,控制雜草危害
鎮平縣有一定的晚播小麥,對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或冬前化除效果差的麥田,應在小麥返青至起身期及早進行化學除草。由于早春氣溫波動大,實施麥田化學除草前應關注天氣預報,在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6℃以后,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 10 點至下午 4 點進行化學除草,若預報噴藥前后 3 天有強降溫天氣不宜施藥。要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并嚴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發生藥害,禁止使用長殘效除草劑。可選用炔草酸、精惡唑禾草靈等防除野燕麥、看麥娘等;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防除節節麥、雀麥等; 以豬殃殃、牛繁縷、播娘蒿、薺菜等闊葉雜草為主的小麥田塊,用雙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唑草酮、苯磺隆、二甲四氯異辛酯等防除,嚴格操作規程作業 ,避免重噴漏噴,嚴防周邊作物或后茬作物發生藥害。
(2)統防統治,科學防治病蟲害
返青至起身期病蟲防治應以紋枯病、莖基腐病、麥蚜、麥蜘蛛為重點,加強監測預報,適期足量用藥,科學精準防控。對小麥紋枯病、莖基腐病等土傳病害進行早期控制,并注意挑治麥蚜、麥蜘蛛,壓低蟲源基數。防治小麥蚜蟲和紅蜘蛛,當小麥單行1 尺長有 200 頭紅蜘蛛時可用選用1.8%阿維菌素5000倍液防治;當每百株小麥有蚜蟲500頭以上,或有蚜株大于 25 頭時,可用 20%的吡蟲啉 2500 倍液;25%的抗蚜威 3000 倍液噴霧。今年小麥條銹病還沒有見病,要加大監測力度,全面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防控策略,采取“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預防措施,及時控制發病中心,延緩病害擴展蔓延;防治藥劑可選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氟環唑、丙環唑、嘧菌酯、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枯草芽孢桿菌等,藥劑用量嚴格按照產品推薦劑量。還要做好小麥赤霉病預測、預防工作。堅持“主動出擊、見花打藥”不動搖,在小麥齊穗至揚花初期進行全面噴藥預防,用足藥液量,施藥后 3-6 小時內遇雨,雨后應及時補治。
(四)關注天氣變化科學防范“倒春寒”
早春要注意天氣預報,提前做好“倒春寒”防控準備。在低溫天氣來臨前,對土壤塇松、尚未拔節的麥田進行鎮壓,彌補土壤縫隙,防止透風跑墑,亦可控制旺長;對墑情不足的麥田及時進行灌水,尤其要適時澆好拔節水,以改善土壤墑情,調節土溫和近地層小氣候,緩沖降溫影響,減小地面溫度變幅,預防春季凍害,特別是晚霜凍害發生危害,促進受凍麥苗盡快恢復生長對;對已拔節或孕穗抽穗小麥可通過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及生長調節劑,減輕低溫影響。寒潮過后2—3 天,及時調查幼穗受凍情況,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采取追肥、葉面噴肥等措施,分類施肥補救,促進麥田恢復生長。
(五)加強看護,禁止畜禽啃青
畜禽啃青將嚴重影響小麥的群體和幼穗發育,限制多成穗、成大穗,對小麥造成不可修復性損害,造成減產,春季小麥起身拔節后要特別加強護青,嚴禁麥田放牧。特別是今年受凍麥田面積大,春季分蘗可以彌補群體偏少的不足,畜禽啃青,可直接危害小麥生長發育,造成小麥減產,要對養羊群眾做好宣傳工作,同時要加強看護,嚴禁麥田放牧。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9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