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來源:周口市人民政府_周口要聞】
文物古跡不只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文明血脈的延續,加強文物保護修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月7日,記者從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獲悉,近年來,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對市域范圍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保護修繕和“三防”提升,推動我市優秀傳統文化遺產資源可持續利用。
據介紹,2018年以來,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克服困難,先后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口關帝廟民俗博物館饗殿、拜殿、碑亭和彩畫進行修復,讓古建筑、彩畫煥發新彩;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頓故城城墻遺跡進行修繕,通過治理掏蝕、治理表土流失、治理沖溝改善排水、治理植物病害等,使城墻本體得到保護、原貌得以保持,更好地保護了歷史文化遺產,延續了當地文化根脈;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程書院理學講堂、東西文場內廊坊進行修繕,實施大程書院展陳提升項目,充分展示了扶溝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歷程;對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扶溝文廟大成殿進行了修繕。
除此之外,淮陽區對太昊陵廟梁柱、墻壁進行了修補和噴漆;川匯區對水灌臺周邊環境、周家口抗戰指揮部舊址進行了維護,搶險加固了李家大院;鄲城縣修繕了老牙漢墓、錢李莊堌堆等5處文物保護單位;沈丘縣維修了盧子美故居、劉鄧大軍渡沙河紀念地等4處文物保護單位;商水縣修繕了商水黌學大殿;扶溝縣修繕了王氏舊宅。
“文物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實物見證,蘊含著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通過對文物的保護修繕,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歲月留痕、留得住文明根脈。”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文物資源科科長李佳潁說,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奮斗共識,為實現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及我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提供精神文化支撐。(記者 黃佳)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