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雄獅勁舞。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滎陽市王村鎮蔣頭村文化廣場——“滎陽市王村鎮第二屆蔣頭舞獅文化節“的活動現場,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令人驚嘆。
“戰鼓驚天震神州”、“群獅鬧新春”、“雄獅拆霸橋”、“三獅高桌疊羅漢”、“單獅踩繩過江河”等精彩絕活輪番上陣,舞獅者通過翻騰跳躍、撲跌登高,使獅子抖添毛皮、搖頭擺尾,贏得了圍觀群眾陣陣喝彩。
(資料圖)
人山人海的場面,鑼鼓喧天的氣氛,曾經享譽中原的“獅子上老桿”絕活再現活動現場,看!那威武雄獅在搖曳的繩索上威風凜凜爬向空中高臺。再看觀賞群眾雙目圓睜,滿臉肅靜,生怕些微聲音驚了雄獅。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將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為群眾們送上了一份獨特的非遺文化視覺盛宴。
“ 這才是咱河南的特色,咱河南的味道,真中!” 家住鄭州的29歲小伙張涵邱一直在北京工作,今天特意帶上父母和女朋友驅車來這里觀看,當看到雄獅在高空跳躍時,禁不住豎起大拇指對記者說。
今年69歲的李大爺也從鄭州市區趕來,看后感慨萬分,激動地說:“30多年難得一見的絕活兒,我今天是第二次看到,真不容易!”
32歲的李戰剛脫下舞獅道具,準備下一場演出,記者和他聊了起來。“我們這個舞獅團體全部都是蔣頭村村民,年齡大部分在29歲到35歲之間,最小年齡9歲,負責滾繡球演出,最大年齡75歲,負責敲大鼓演出;今年以來,我們接到的商業演出越來越多,有開業慶典、喬遷之喜等等,一場活動下來,我是舞獅的角色,能掙三四百塊,其他的像敲鼓的也有一兩百塊的收入。”李戰一邊整理著舞獅道具一邊高興地說道。
非遺傳承,文化源遠流長。傳承的故事就這樣在蔣頭大地上書寫著,為讓更多人知道蔣頭舞獅,了解蔣頭舞獅的前世今生,蔣頭村村委安排專人負責搜集整理有關“蔣頭舞獅”的影像資料和演出老道具,到老藝人家中對珍藏的舞獅演出老照片進行翻拍,為了統一管理,村委投資添置了盤鼓、服裝、獅子皮等演出道具,成立了公司,并聘請設計公司設計了LOGO,統一印制在道具和服裝上;舞獅產業為村里創收的同時,也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他們組織非遺傳承人進學校,辦培訓從娃娃教起吸引新生力量關注與聯系。不斷的進行對外宣傳,讓年輕人了解、接受和喜愛。
“近年來,王村鎮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目前,正在規劃建設蔣頭舞獅非遺文化展示館,建成后的非遺文化展示館,將以舞獅文化藏品展示、舞獅文創用品研發、舞獅研學培訓為一體,讓逢年過節‘聽鑼鼓、看獅子、上老桿’不再成為蔣頭村人乃至滎陽人和和河南人的鄉愁和記憶,美麗鄉村有了這些,才有過年的味道,更有咱河南味道。”滎陽市王村鎮黨委副書記周國棟說道。
雄獅勁舞,舞出了鄉村百姓的新生活,舞出對更加美好未來的憧憬!
鄭報全媒體記者 史治國 通訊員 王德道 文/圖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9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
頭條 2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