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陽康”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何做好防護才能盡量避免再次感染?1月9日,記者從河南省統籌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陽康”后3-6個月內發生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概率比較低。
據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郝義彬介紹,相較于此前的其他變異株,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力、免疫逃逸能力都有所增強,但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和臨床觀察發現,“陽康”后3-6個月內發生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概率比較低。同時,根據12月份以來我們省開展的本土病例基因測序,結果顯示BA.5.2分支占94.5%,BF.7分支占4.4%,BA.5.2.20分支占1.1%,我省現階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2為優勢毒株,暫未發現新的變異株,所以短期內再次感染同一變異株的可能性較小。
專家表示,預防再次感染最好的辦法仍是落實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勤通風、接種疫苗等;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康復后,盡量減少聚集、保證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膳食加強營養; “陽康”6個月后積極接種新冠疫苗,以強化免疫屏障等,這些都可以降低再次感染風險。
關于如何區分“復陽”與再次感染。專家介紹,“復陽”一般發生在轉陰后2-3周內,患者通常無明顯臨床癥狀,主要是體內殘留病毒核酸片段檢測出的陽性,一般沒有傳染性;而再次感染一般發生在首次感染后數月至一年內,相當于一次新的感染,通常有臨床癥狀出現,并且病毒核酸載量較高,具有傳染性。“復陽”患者無需再治療,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和營養即可。再次感染的患者,如出現癥狀等,需再次進行規范治療,并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和自我隔離,注意對家人對同事的保護,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
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輝 王紅 邢進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9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8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
頭條 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