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1月18日6:30,年逾古稀的社區醫生馮永恩,準時來到社區,滿臉笑容地和社區工作打聲招呼,檢查所有物料齊備后,就熟練地自己換上防護服,開始了一上午全員的核酸檢測工作。自10月中旬以來,他每天都是如此。
馮醫生穿著防護服忙碌一上午,核酸檢測結束,他才得以脫下“全副武裝”,邊休息邊和記者聊了起來。
把為居民服務一輩子視作初心和理想的他,對疫情防控工作十分上心,每天不到社區看看,心里好像少了點啥。對于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馮醫生也了然于胸:“568人有高血壓,289人有糖尿病,疫情期間,如果病患有特殊情況,我都會上門為他們采血糖,降血壓,再把藥送到家里?!?/p>
10月下旬,有位居民在外地做手術后返回社區,當時還帶著引流管,為了保證居民在居家隔離期間也能得到妥善術后照顧,馮醫生每天都會穿著防護服上門為病人換紗布。
社區干部心疼馮醫生,也擔心他體力透支,每次總要交代馮醫生不用來太早,甚至不用每天來,但是馮醫生總是憨厚一笑,簡單地說一句:“這是我的職責?!?/p>
社區支部書記李明告訴記者,三年來,馮醫生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抗疫一線,“他現在是我們社區的一個寶,居民都很信任他,看到他在心里都踏實?!?/p>
當記者問,已是古稀之年,為什么還要在一線這么辛苦,馮醫生認真地說:“作為一名醫師,當有疫情發生的時候,是這份職業責任讓我沖在一線;作為有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此時更應該出現在一線?!?/p>
銀發猶有豪情志,古稀之年戰“疫”線。馮醫生用平凡的堅守與付出,詮釋了一位醫生的神圣使命和一位老黨員的責任擔當。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