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戴好口罩,保持距離。”昨日,在新華路核酸檢測點,20多名黨員志愿者正在維持秩序,鮮艷的黨旗飄揚在現場。在本輪疫情防控中,新密市深入開展黨旗飄起來、黨徽亮起來、黨員動起來“三起來”活動,迅速集結統籌各方力量,織密建強“組織、保障、服務”三張網,用心用力用情保障居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建強“組織網”,建設疫情防控“基層堡壘”。新密市全市成立了1000多個臨時黨支部,吸納“雙報到”黨員、民警、片醫、黨小組長、物業人員、志愿者統一編組,設崗定責,科學精準開展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建強“保障網”,筑牢疫情防控“銅墻鐵壁”。每增加一個封控區就成立一個“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專班,建立一個保障團隊,從垃圾清運到人文關懷,從“柴米油鹽”到“問診就醫”,從“看住門、管住人”到“服務民、引導人”,全心投入,確保疫情防控全覆蓋無遺漏。在管控區的管理上,突出“三個戴”“三個消”。工作人員在進行卡點值守、宣傳勸導、物資保供、垃圾清運等防控工作中,堅持全過程戴口罩、戴手套、戴面罩。針對蔬菜配送點、小區電梯間等重點部位、關鍵地方,堅持“早、中、晚”三次消殺,預防病毒侵入。在防范區管理上,加強合圍區、物業小區值班值守,嚴格落實通行車輛和人員排查及24小時核酸檢測結果、健康碼等查驗措施,真正做到“不落一車、不漏一人,解封不解防”。
建強“服務網”,搭起疫情防控“黨群連心橋”。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志愿者,積極參與基層一線疫情防控服務工作,組建“紅色代辦隊”“宣傳勸導隊”“物資保障隊”“心理疏導隊”“保潔消殺隊”“關愛送暖隊”等。街道采取居民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志愿者“送單”的線上線下無縫銜接方式,全力以赴滿足居民所需所求,既提供基本性的生活保障,又提供個性化的貼心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各級志愿者達20萬人,為群眾送運物資31萬多件次,代購蔬菜食品4萬多次,處理急難愁盼問題5000余條。
本報記者 郭濤 通訊員 李紹光 鄧弘毅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