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西區
日前,在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西區,工人正忙著裝修地下停車場。該公園地上景觀綠化施工和濕地水系蓄水已基本完工并對外開放,正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將承載更多功能。
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西區位于洛河與瀍河交匯處西北側,北臨九都東路、西臨新街、南至濱河北路、東與巡河路相接,總建筑面積約4.3萬平方米。該項目以“一心(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兩帶(公園兩側綠軸)、多節點(隋唐文化、鄰里中心、運河文化、消費休閑的聯動四區和穿插的健身休閑節點)”為核心。
(資料圖)
該項目完工后,將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文教等于一體的場景型公園,不僅將滿足文化展示和市民休閑需求,還將具備鄰里中心和沉浸式體驗功能。
公園內景(局部)
看功能
休閑功能:增設非遺文化工作室、燈光秀、漢服租賃、兒童游樂、草坪營地、青年活動等功能區,滿足游客不同需求。
健身功能:見縫插針式布局體育活動場地,設置青年、兒童及老年活動場地,并引進智慧跑道系統、智慧健身器材等便民智慧運動設施,還計劃圍繞新街、九都路、夾馬營路、濱河北路修建休閑運動環線。
餐飲功能:將在小廣場區域和景觀優美區域增設外擺區域,以茶飲和小食為主。
鄰里中心功能:未來,公園將建設服務于周邊市民的片區級鄰里中心。
停車場功能:公園的地下停車場分為地下兩層,共設置828個停車位,游客可從公園西側和南側進入。為滿足游客不同需求,公園還特別設置了18個無障礙停車位和87個新能源充電停車位。
此外,公園還將在內部主要道路和入口處新增急救站。
看設計
公園與收藏大運河歷史文物、弘揚大運河文化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互為補充,將以運河的線性、流動、飄逸和靈動作為景觀造型元素,展示運河遺址的開放空間。
公園在入水口用山石模擬真實瀑布,并從堤頂路起臺,臺上設置亭廊,設計上古典、別致。
此外,目前瀍河堤岸阻擋兩岸,該項目將在瀍河堤頂路外側規劃建設起伏優美的淺丘和平臺,弱化堤頂路在視覺和交通上的阻隔作用,加強瀍河兩岸聯系,使堤頂路和平臺廣場融合為有機整體。
責任編輯:李辰琪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