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為居民提供服務
11月11日凌晨1點,許多人都已進入夢鄉,但在二七區福華街街道京廣家園南社區的辦事大廳里依然燈火通明,一群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在忙碌,為5個小時后即將進行的新一輪核酸檢測做準備。
這是京廣家園南社區302名志愿者的縮影。此輪疫情中,轄區志愿者一直站在最前線,活躍在各個崗位上,守望相助、各司其職,為抗疫前線工作增添了動力和希望。
福華街街道京廣家園南社區常住人口1萬余人,在這次疫情中小區共發現2例確診病例,先后封控過25個單元樓。面對樓棟的臨時管控,防控工作千頭萬緒,異常艱巨。第一時間,社區青年志愿者組建了80余人的先鋒團隊,負責管控樓的生活物資保障、配發中藥、重點人員上門核酸、做心理疏導等各項服務。
鄭州客運段啟東車隊職工張舉是社區卡點臨時黨支部書記。每天早上7點,他和盧濤、楊旭峰等志愿者都準時到達門崗,一直值守到晚上11點才回家。
鄭州市農村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的陳希和鄭州機務段救援車間的高健,都是志愿服務“老兵”。每天一大早,他們就到社區清點物資、核對名單,然后協助醫護人員上門對居家隔離人員和臨時管控單元的居民進行核酸采樣。一個小區采樣下來,往往要三四個小時,行走兩萬多步。
確診病例居住的單元被管控,為整個單元130多戶居民運送物資也是個巨大的工程。趙毅、劉卉等志愿者每天都為有采購需求的居民逐層逐戶配送物資,每天上下樓,防護服里的衣服全部濕透,卻沒有人說出半句怨言。
京南社區的志愿服務隊里,除了在職職工、大學生,還有退休老黨員、熱心居民。“我們對小區情況比較熟悉,多給我們派點活!”李長喜、蔣學東、饒清成、孟彥妍都是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們和熱心居民楊玲、王琨等人每天交替排班,負責核酸小屋物資分配、秩序維護等工作,保證社區1萬多居民核酸采樣工作的有序、快速進行。
“這些志愿者各自發揮所長,用實際行動弘揚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京廣家園南社區黨委書記李青雯動情地說,“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有這么多的正能量凝聚在一起,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
本報記者 劉偉平 文/圖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