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重大考古發現的消息引起轟動。11月11日,在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中國考古學會宋遼金元明清考古專業委員會等主辦的第一屆宋代考古與文物學術研討會上,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三營對開封州橋的前世今生及其建筑結構進行了解析。
北宋東京城州橋遺址位于今開封市中山路與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約 50 米,是北宋東京城御街與大運河(汴河段)交叉點上的標志性建筑。2018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經過4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北宋州橋重見天日,尤其是州橋東側汴河河道兩岸大型雕刻石壁引起廣泛關注。
汴河是流經開封的一條古老水系,北朝時開封因水得名汴州。隋代開鑿大運河后,汴州是大運河要沖,水運便利,經濟迅速發展,人口擴張。為適應城市發展需要,唐代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時任汴州刺史的李勉擴筑汴州城,擴筑后把流經城南的汴河圈入了城內,汴河從此橫貫汴州城,在衙署通往城南門的道路上,橋梁應運而生,初名汴橋,因在州之南門故名“州橋”。五代稱“汴橋”,宋代改稱“天漢橋”、“天津橋”,因“正對大內御街”,又名“御橋”。
【資料圖】
王三營介紹說,由于生產材料的限制,唐代以前的橋梁大多數是木橋,白居易詩中“紅欄三百九十橋”中的“紅欄”就是指橋的木欄桿。對于唐代州橋的結構,史料記載不詳。《新唐書》中有“汴橋新成,立木中途,止過車者”等簡略記載。
宋代,人們認識到木橋容易損壞,開始以石代木,大量使用石料建橋。關于州橋,《避暑錄話》中記載,紹圣初,修天津橋(州橋)。用都提舉汴河堤岸司賈種民議,起汴橋二樓,又依橋作石岸。《東京夢華錄》記載:“州橋正對大內御街……其柱皆青石為之,石梁石筍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馬水獸飛云之狀,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御路也。”從記載可見,此時的州橋應該是石橋。
王三營分析說,目前考古發現的拱橋是明代的橋梁,橋東汴河兩岸的雕刻石壁主體是宋代的。考古發現,州橋東側北宋時期石岸間河道寬約25米,那么北宋州橋南北跨度不會超過25米。根據已經發現的明代州橋寬度約30米,其橋臺展出的雁翅與宋代石岸相疊約8米。明代沿用宋代橋基,那么,宋代州橋寬約在30米左右。近橋兩岸皆石壁,考古發現的橋東側石壁殘長約23米,根據石壁上的編碼可以計算,石壁原長約30米,根據中軸對稱,州橋寬加兩側石壁總長約90米左右,規模相當宏大。
考古發現,橋孔河底中間部分為石板鋪墁,石板大小不一,貼近橋墩處,隨墩墻東西順放兩排長方形的方木,寬0.35米,厚0.3米,長度暫不明,已發現的有上下兩層。北宋的《營造法式》中記載了造橋筑基的方法,其中有“自兩壁開掘至硬地,各用地釘,打筑入地,上鋪襯石方三路,用碎磚瓦打筑空處,令與襯石方平”等,與考古發現有類似之處。
考古發現,明代早期,利用宋代州橋橋基修建了明代州橋,改平橋為拱橋,為什么有如此大的改動?
王三營說,北宋州橋雖然位于大運河上,因為在城中御道上,且為梁柱式石板平橋,并不利于通航。明代早期為了漕運的需要,對州橋進行了大規模改建。文獻記載,“州橋,下即汴河,其橋腳北過縣角,南至小紙坊街口,又名天漢橋。橋高水深,舟過皆不去桅。最宜月夜,汴梁八景之一,所謂州橋明月也。”
考古發現的明代磚石結構單孔拱橋,橋面南北長26.4米,東西寬約30米,南北橋臺東西兩側各展出雁翅,加上兩側雁翅,東西總寬約48米。青石鋪筑的橋面用條石南北向均勻分成三幅,每幅寬約10米。橋東側雁翅上殘留有欄桿地伏石,雁翅金剛墻上部用青磚錯縫平砌,下部用石條平砌,橋券用青磚券成,厚六層,三券三伏,橋墩高2.88米,矢高3.7米,總高6.58米,橋孔寬5.8米。完全可以滿足通航的要求,與文獻記載的“橋高水深”頗為吻合。
王三營認為,州橋是大運河上的重要文化遺產,不僅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載體,還烙有黃河文化的深深印記。州橋從最初簡易的木式橋梁建筑,發展到北宋時期規模宏大、雕飾華麗并配有文武雙樓映襯的全石結構梁柱大橋,這種發展變化反映了北宋時期中國橋梁建筑技術的高度成熟。明代改建的州橋,利用了宋代州橋的橋基,橋臺下木頭歷千年穩固而不腐,從考古學上印證了《營造法式》記載造橋筑基的科學性。州橋位于東京城城市中軸線上,歷經唐、五代、宋、金、元、明六朝,與千年大運河相始終,記載了開封城市如何從一個縣城上升為國家的都城,見證了眾多歷史事件。不僅是東京城古建筑杰作的代表,其體量龐大的石刻壁畫,精美的雕刻技藝再現了北宋時期繁榮宏大的歷史場景,見證了當時文明的高度。
責任編輯:陳璐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