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秋雨普降三川大地,對于剛播種的冬小麥來說,這是一場恰到好處的及時雨。站在高標準農田邊,周口市商水縣的種糧大戶邱守先望著濕潤的農田喜上眉梢:“來年還是一個好收成。”
在周口市,像邱守先承包的這種高標準農田,已達到937.2萬畝。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從周口市農業農村部門獲悉,未來4年,周口市還將承擔27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建設任務,屆時,全市高標準農田的總面積將突破千萬畝。
作為農業大市的周口,正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引,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周口力量”。
高標準農田,可抗旱除澇保豐收
一部手機,可以智能化控制灌溉設備,只需輕輕一點,清洌的井水就可以灑向干旱的農田;而遇到夏季洪澇,縱橫相連的溝渠可快速實現排水,確保莊稼不被淹沒……在周口市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里,農民徹底告別了“靠天收”,變成了“年年豐”。
商水縣種糧大戶邱守先通過土地流轉方式承包的2000畝耕地,就在商水縣打造的高標準農田范圍內。2020年之前,這里是一片砂漿低洼地,農田水利條件相對較差,但現在,這里已經建成了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
農業要想得高產,基礎設施走在前。在高標準農田里,按照每300畝一網格、50畝一眼井、1000畝一處機電井臺區的規格進行建設。同時,還配套建設灌溉與排水工程、輸配電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水肥一體化及物聯網控制中心等。
在邱守先的種植基地,大河報·豫視頻記者看到設立有田間氣象站、土壤墑情監測站、病蟲害防治監測站,還購置了植保無人機、農業直升機、大型農耕機等,同時,氣象部門還把人工降雨設備直接“放”進了農田里。這些農業現代化的設備,為高標準農田奪取豐收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和支撐。
目前,周口全市已累計建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937.2萬畝,尤其是在鄲城縣、商水縣集中連片打造出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已為全省、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了樣板、作出了示范。
將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機械化、智能化
國家糧倉看河南,河南糧倉看周口。大河報·豫視頻記者近日從周口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根據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要求,未來4年,該市將承擔建設27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任務。
根據要求,即將建設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要實現兩個百分之百:即高效節水灌溉設施覆蓋面達到100%、田間道路通達程度達到100%。此外,每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開挖排澇溝渠要在12公里以上,硬化機耕路也要在12公里以上。而每5萬-10萬畝高標準農田,還要建設1個農田生產科技監測站,畝均總投資規定一般不低于4000元。
根據規劃,2022年,周口市要在國家農高區建設1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2023年,再承擔30萬畝建設任務;2024年和2025年,再分別承擔建設任務70萬畝。總體來看,4年內,周口市將累計承擔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任務270萬畝,比新鄉市還要多出70萬畝,建設面積上位居全省第一位。
目前,周口市已經與河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以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其中,就包括全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這一項目。
有了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基礎設施,加上高校科研機構的人才支撐,未來,周口市將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機械化、智能化,構建“天空地”一體化數據采集和監測預警系統,打造智慧(數字)農業示范區,奮力在田間科學管理上取得新突破。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