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南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南陽市穩經濟重要項目集中攻堅行動方案》,通過實施集中攻堅行動,推動擴大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加快開工、建設、達效,形成精準有效投資,有力支撐經濟企穩回升。力爭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3%左右增長,經濟總量超過4500億元。
攻堅目標
?13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11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力爭年底前完成投資超過30億元。
?“三個一批”項目,2022年年底前新增簽約項目50個以上,新開工和新投產項目各100個以上。
?197個2022年度省重點項目,10月底前開工率達到100%、11月底前投資完成率達到120%,全年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
?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根據中央投資計劃下達和債券發行進度),2022年12月底前開工率達到95%以上、資金撥付率達到100%,全年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
重點任務
?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鼓勵和引導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加大配套融資,做到“手續等政策、條件等資金、錢到即可開工”,全力拼簽約、拼投放、拼開工。
?推動動態轉化后的33個“簽約一批”項目、171個“開工一批”項目、190個“投產一批”項目盡快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壓茬開展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催生更多的大項目、新項目、好項目,形成接續推進的良性發展格局。
?確保10月底前95個計劃新開工項目應開盡開、17個計劃竣工項目如期建成投用。謀劃儲備2023年省重點項目200個左右、年度計劃投資突破1200億元。
附項目清單:
“三個一批”開工項目清單
“三個一批”投產項目清單
“三個一批”簽約項目清單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清單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清單
2022年省重點項目清單
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清單
南陽市穩經濟重要項目集中攻堅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全面落實國家、省出臺的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扛穩經濟大市挑大梁政治責任,搶抓機遇期,奮戰全年紅,推進實施穩經濟重要項目集中攻堅行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穩住經濟大盤系列部署,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把穩投資作為當前穩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用足用好政策紅利,建立健全協調聯動、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上下聯動,集中攻堅,專班推進,著力加快前期手續辦理,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三個一批”項目、年度省重點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建設,持續掀起抓項目、促投資、增動能的熱潮,完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為穩定全省經濟大盤作出更多貢獻。
在工作中把握好“四個突出”:突出重大項目攻關,對接國家和省有關政策,項目化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推動在建項目加快推進、前期項目加快落地、儲備項目加快成熟,擴大有效投資,帶動就業和消費;突出上下貫通,加強與省直廳局和政策性開發性銀行溝通銜接,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級盤子,高效推動資金簽約投放;突出投貸聯動,對具備貸款條件的項目,提前謀劃“以投促貸”“以貸引投”,引導商業銀行及時跟進,強化項目資金保障;突出高質高效,保持工作定力、提高工作效率,以投資結構的調整優化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結構優化提升。
二、攻堅目標
通過實施集中攻堅行動,推動擴大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加快開工、建設、達效,形成精準有效投資,有力支撐經濟企穩回升。力爭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3%左右增長,經濟總量超過4500億元。
——13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11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力爭年底前完成投資超過30億元。
——“三個一批”項目,2022年年底前新增簽約項目50個以上,新開工和新投產項目各100個以上。
——197個2022年度省重點項目,10月底前開工率達到100%、11月底前投資完成率達到120%,全年完成投資2000億元以上。
——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根據中央投資計劃下達和債券發行進度),2022年12月底前開工率達到95%以上、資金撥付率達到100%,全年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加力推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落地實施。搶抓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政策窗口期,實行“一項目一清單一臺賬”管理,聚焦項目簽約投放、開工建設關鍵環節,加快辦理前期手續、落實要素條件,把省內能夠做到的工作全部做到位,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鼓勵和引導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加大配套融資,做到“手續等政策、條件等資金、錢到即可開工”,全力拼簽約、拼投放、拼開工。
(二)持續推進“三個一批”項目滾動實施。落實“三個一批”活動評價辦法,健全“三個一批”項目評價體系,完善要素保障供需對接機制,強化日常調度解決矛盾問題,嚴格核查督導確保項目真實合規,優化統計入庫程序實現應納盡納,依據考評結果兌現獎懲措施。推動動態轉化后的33個“簽約一批”項目、171個“開工一批”項目、190個“投產一批”項目盡快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壓茬開展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催生更多的大項目、新項目、好項目,形成接續推進的良性發展格局。
(三)全面推進省重點項目提速增效。落實市縣領導分包、“四保”項目白名單、周報告、月調度、雙線嵌合等制度機制,嚴把遴選關口,推行建賬、理賬、對賬、交賬、算賬“五賬法”,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實行周統計、月通報、季總結、半年觀摩、年終總評,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10月底前95個計劃新開工項目應開盡開、17個計劃竣工項目如期建成投用。謀劃儲備2023年省重點項目200個左右、年度計劃投資突破1200億元。
(四)加快推進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落地落實。嚴格執行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加強在線調度和現場督導,推動項目單位及責任人、日常監管直接責任單位及責任人落實責任,抓好計劃轉發、資金撥付、開工建設等關鍵環節,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執行進度,充分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引領撬動作用。落實專項債券工作職責分工和“三個一”工作機制,提高項目成熟度。用好專項債券使用管理三項制度,按月調度項目建設和資金支出進度,適時開展督導核查,推動項目加快建設、資金加快使用。
(五)加快中長期貸款項目資金使用。圍繞中長期貸款支持領域,強化項目謀劃儲備,持續梳理推薦符合條件的項目,積極爭取更多項目通過國家審核。對國家過審項目,強化與銀行的銜接配合,對照銀行明確的貸款條件,指導項目單位抓緊完善審批手續,推動貸款盡快發放。對已發放貸款的項目,督促項目單位盡快完善招標投標、設備采購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項目如期實施。
(六)緊盯國家政策做好項目儲備。實時跟蹤國家、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及實施細則出臺情況,加強分析研判,根據政策導向和資金支持方向,強化項目謀劃生成,常態長效推動重大項目提前儲備,同步完善前期工作,有效提升項目成熟度,為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做好準備。
四、推進措施
(一)專班運作建機制。建立健全市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市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等21個市直有關單位為成員單位,形成“橫向銜接、縱向貫通、協調聯動、高效運轉”的工作格局。設立12個工作專班,分管領導帶班、業務骨干參與,集中聯合辦公,及時聯合會商、共享信息,研究制定任務清單,實行交辦督辦,壓茬推進各項工作,推動前期手續應辦盡辦、要素保障應保盡保、融資貸款應投盡投、重要項目應開盡開、建設進度應快盡快。
(二)聯審聯批抓前期。嚴格落實《河南省進一步推進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積極推廣應用創新舉措,加強窗口批前輔導,加密聯審聯批頻次,幫助指導項目單位切實提高前期工作質量和效率。嚴格執行《南陽市投資項目審批管理事項清單、審批流程圖及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宛發改〔2022〕187號),嚴禁擅自增加審批事項,做到“清單之外無事項”。根據不同項目具體情況,幫助指導項目單位制定前期工作推進計劃,明確需要辦理的審批事項清單和開展的準備工作,細化時間節點和推進責任。推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區域評估”“多規合一”“多評合一”“容缺辦理”“聯合審驗”“標準地”等審批服務新模式與分階段并聯辦理流程融合嵌入,進一步壓減技術審查、中介服務、政府審批、公共服務等時間,充分發揮改革創新舉措的集成疊加效應。嚴格落實《中共南陽市委辦公室 南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產業項目落地開工十一條意見(試行)>的通知》(宛辦〔2022〕32號),推行“全程代辦”制,實現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完成項目開工前相關手續辦理。市級設立2000萬元項目前期工作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各級財政安排一定規模的經費,專項用于項目的規劃設計、評估論證、手續報批等前期工作,推動項目盡早具備開工條件。
(三)倒排工期推進度。逐個項目細化分解任務,實行清單式和臺賬式管理,做到有推進措施、有目標任務、有完成時限、有具體責任。緊盯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按期竣工率,建立完善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管理服務模式。常態化開展集中開工、觀摩點評、現場督導,適時通報項目建設進度及排名,對進展緩慢、工期滯后的,及時掛牌提醒,推動做好項目建設跟隨服務、跟進解難、跟蹤問效,確保項目建設按照時間節點要求順利推進。
(四)集中要素強保障。堅持“要素資源跟著項目走”,集中配置要素資源,對重要項目應保盡保。用地方面,完善穩經濟促增長規劃用地政策措施,實行全鏈條服務、全流程提速的用地保障機制,全面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努力做到熟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積極推進規劃用地審批“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全面開展建設用地自動化審批,實施建設用地申報“錄入即合格”,實現建設用地審查“生成即符合”;騰退閑置低效土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搞好市域內交易節余指標庫儲備,發揮土地的最大效益。用能方面,深入落實“十四五”重大項目能耗和煤炭指標單列實施辦法等制度規定,建立重點項目謀劃與能耗指標保障聯動機制,加大市級統籌力度,確保項目不因用能而影響擴產建設。環保方面,在嚴格落實污染治理措施前提下,給予環境管控豁免,對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公路、鐵路、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水利、油氣管線等項目實施告知承諾審批。對位于縣域內的公路、管線、污水處理廠等項目實施打捆審批。對公路、鐵路、水利水電、光伏發電、陸上風力發電等項目的環評審批不與污染物總量指標掛鉤,實施精準保障。融資方面,高效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資金簽約投放,用足用活政策性銀行新增信貸額度、設備更新改造中長期貸款政策,常態化開展線上線下項目推介和銀企對接,鼓勵引導金融機構跟進投放信貸資金,進一步創新“專項債+市場化融資”模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
(五)督導服務促落實。督導服務專班定期對擴大有效投資開展實地督導,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項目協調推進工作。日常督導推進不力或重點難點問題,提交市委市政府督查局進行重點督辦。除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安排的督導任務外,市直各部門不得擅自組織檢查督導,不得增加基層負擔。建立容錯機制,保持政策連續性,事后評價時不以新政策溯及既往,符合當時政策要求的,免除相關責任。樹立獎優罰劣工作導向,對推進快、服務優、成效好的市直部門和縣(市、區),在評先評優及土地、能耗、資金等方面予以激勵,對推進不力、成效不佳的進行提醒約談,對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的嚴肅問責。
各縣(市、區)、市直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增強抓項目促投資穩經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抓住機遇、把握關鍵,細化方案、周密部署,全力開展好集中攻堅,全面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努力擴大有效投資,為實現“全年紅”提供有力支撐。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