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現如今,居家健身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們鍛煉身體的選擇。不論是作為其他健身的有益補充,還是作為主要的健身方式,居家健身要達到理想效果、避免運動損傷,都應該遵循科學規律。居家健身該如何做到科學呢?來聽專家解讀。
“平時有鍛煉習慣的人不應因為居家環境停止鍛煉,而平時不鍛煉的人居家也應該嘗試運動起來,畢竟吃睡躺的生活方式不利于健康。只有動起來,讓身體保持活力,才能讓精神變得愉悅。每天做有氧運動鍛煉心肺,再搭配力量訓練,才是久安之道。居家期間,這類運動需要每天堅持,主要目的是鍛煉心肺,激活身體免疫系統,維持免疫系統高效率的運作。”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醫學康復中心主任崔新東向記者介紹說。
運動有道,合度適宜。崔新東提醒,“居家健身無論做任何運動都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尤其要進行運動前和運動后的肌肉拉伸。千萬不可突然加大運動量,單次運動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因為在大強度運動過后,身體會有一個免疫開窗期,強度過大的運動結束后的某個時間段內會出現免疫暫時性的下降,不利于現在特殊時期的自我保健。”
居家健身要做到科學,運動前對自身身體狀況做出評估,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健身計劃非常重要。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教授吳衛東表示:“運動前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做一個基礎評價,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如果存在任何身體不適,要遵醫囑進行鍛煉。制定健身計劃應包括運動方式、時間、頻率等。選擇簡單易行的鍛煉方式,以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為主,以柔韌、平衡、靈敏等其它訓練為輔的綜合鍛煉法。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現有工具作為運動道具,根據家庭條件靈活選擇運動方式。如果家里有跑步機、動感單車,居家可以繼續選擇這些項目。如果家里沒有條件,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在家里做原地慢跑、原地半高抬腿、跳繩、踢毽子等需要場地不大而方便進行的有氧運動。建議每天運動時間保持在30-50分鐘,每周運動時間不少于120分鐘。”
在吳衛東看來,居家健身過程中的水分和營養補充同樣重要。“運動過程中適當補水、補鹽,防止脫水,運動后注重補充營養,重視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入,更有利于肌肉合成,運動后切忌暴飲暴食。”
鄭報全媒體記者 陳凱 通訊員 程鵬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
頭條 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