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10月24日獲悉,日前,開封市按照國家、省、市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要求,筑牢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制度保障防線,開封市建立“醫療保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1+1+1+2專班隊伍和“分包”下沉式督導機制,嚴把醫保幫扶政策落實關。實現了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及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重病患者有救治,醫療救助有傾斜。
精準資助,推動農村低收入人口應保盡保。全面落實分類參保資助待遇。對特困人員予以全額資助;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資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80元;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將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納入參保資助范圍,資助標準為每人每年50元。同時建立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門診慢性病鑒定“五個一”常態化鑒定工作機制,對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開展門診慢性病入戶鑒定工作。統一制定印發了《門診慢性病政策告知單》《門慢待遇享受清單》《門慢鑒定結果告知單》,通過“三單”形式協助監測對象知曉門慢病種、鑒定流程及待遇享受標準。
精準發力,及時防范化解受災后返貧致貧風險。為有效避免暴雨等自然災害及新冠疫情對鞏固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的影響,市醫保局在災情疫情發生后及時將新冠肺炎診療藥品和服務項目納入醫保目錄,向定點醫療機構預付醫保資金1.1億元,確保醫院不因醫保支付政策影響救治患者。并取消了災區參保患者轉診備案手續,門診慢性病開藥量延長至3個月,減少群眾頻繁出門帶來的風險,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
精準引導,廣泛開展政策宣傳。統一印制25萬份“醫療保障鄉村振興資料袋”和“醫療救助宣傳手冊”,工作人員結合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既往病史,走村入戶為農村貧困人口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醫保幫扶政策宣傳,方便農村易返貧致貧患者隨時掌握自身享受的各項醫保待遇。
精準監測,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建立完善“因病返貧致貧風險預警系統”,將困難群眾、重點監測對象、一般農戶醫療費用信息與HIS系統、醫保系統聯網對接,實現線上實時監測。與鄉村振興、民政、衛健等部門建立月度數據共享聯席機制,截至目前,累計向相關部門推送個人支出醫療費用超過一萬元的監測信息共計2.8萬條,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全市脫貧人口21.24萬人全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三保險兩救助”待遇應享盡享,報銷人次4.08萬人,報銷金額2.08億元;脫貧人口門診慢性病待遇保障到位,累計鑒定4.3萬人,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85%。將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監測對象共計2.09萬人動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縣域內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總體穩定在70%左右;在全面落實大病保險普惠待遇政策基礎上,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實施起付線降低 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傾斜政策;醫療救助年度救助限額內,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住院醫療費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對因病風險未消除監測對象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醫療救助按相關規定報銷后剩余合規部分按90%予以托底救助。
責任編輯:梁倩文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