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下簡稱《規劃》)已形成草案,并向社會公開征詢意見。
《規劃》草案顯示,到2035年,鄭州常住人口規模控制為1800萬人,并預留20%的服務人口彈性。
對比1800萬的常住人口目標,接下來十余年,鄭州平均每年要新增常住人口40萬左右,這比過去十年鄭州的人口增長速度還要快些。有分析稱,隨著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集聚效應更加明顯,大城市在吸引人口方面的能力將有增無減。
《規劃》草案只是提出了構思,一切要以最終版本為準,但不妨探討下,要實現1800萬的常住人口目標,鄭州準備得如何了?
●《規劃》草案提出 到2035年,鄭州常住人口規模1800萬人
《規劃》草案中明確提到: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約束,堅持以水定人,綜合考慮鄭州發展目標和區域腹地優勢,控制2035年鄭州常住人口規模為1800萬。
同時,考慮人口流動性和發展不確定性,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和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配置預留20%的服務人口彈性。按后者計算,2035年鄭州的實際服務人口或將達到1900萬左右,有能力沖刺2000萬人口目標。
如果說上述人口目標比較抽象,不妨來對比下。數據顯示,2021年,鄭州市常住人口1274.2萬人,這與1800萬人的目標相比,還有約530萬左右的距離,也就是說,接下來十三四年,鄭州每年要新增常住人口40萬人左右。
據統計,2012年鄭州常住總人口數為948萬,近十年里凈流入300多萬人口。換算后平均每年凈增加約35萬人。
另外如果對比七普和六普數據,該維度下10年間鄭州人口增長了397.4萬人。
從《規劃》草案看,未來十幾年,鄭州的人口增長還要“加速度”。
●大城市人口增長開始放緩
鄭州提出上述目標不奇怪。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張瑋長期研究人口遷移與流動問題,10月21日受訪時,她告訴大河報·豫視頻記者,鄭州提出上述人口增長構思,很大原因是基于鄭州在全省的經濟中心地位,聚全省人才而用之;河南省常住人口規模排全國第三位,廣闊的人口空間,鄭州對人口增長有很強的信心。
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20年,河南增加的535萬人,將近75%都集中在鄭州,充分顯示出鄭州在吸引人口方面的能力,在全省一騎絕塵。
近幾年,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新一線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進入GDP萬億俱樂部等一系列桂冠,以及政策方面推出的招才引智優惠新政,對新引進落戶人才發放生活補貼和購房補貼等,都持續產生吸引力,增強了鄭州的城市活力。
過去十年是人口增長的一個黃金期。但未來,城市人口保持高位增長較之以往更有難度。
2021年,以一線、新一線城市為代表的重點城市,常住人口增長整體都放緩了。除武漢由于疫情好轉后人口迅速回流,增長數量達到120萬人,其他城市大都有所下降。成都市當年人口增長24.5萬人,杭州增長了23.9萬人,西安增長21.01萬人,增長都不高。鄭州人口增長了12.5萬人,比過去10年的平均速度有所減慢。
●多個城市“沖刺”2000萬人口目標
知名微信公眾號“國民經略”樂觀估計:人口在向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未來大城市的人口規模未來還會越來越大。往2000萬的人口規模方向靠攏,成為多個城市的選擇。
鄭州目前的常住人口數量在全國排11位,除重慶(3212.4萬人)、上海(2489.4萬人)、北京(2188.6萬人)、成都((2119.2萬人))、廣州(1881.1萬人)外,排鄭州前面的城市還有深圳、天津、武漢、西安、蘇州5個城市。
廣州市提出,到2035年常住人口達到2000萬,服務人口達到2500萬。
深圳市提出,到2035年,常住人口達到1900萬,服務人口達到2300萬。
《武漢市2021年常住人口為1364.9萬人,武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也提出,到2035年規劃可容納常住人口 1660萬人,按照2000萬人的服務人口配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長沙市GDP總量與鄭州不相上下,2021年常住人口1023.9萬人,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預測達1550萬人,服務人口規模預測達1900萬人。
張瑋也認可,具備中心地位的城市集聚效應更顯著,在吸引外來人口方面有很大的增長潛力,但要提醒,人口增長只是一項指標,在關注人口增長的同時,還要注重提升人口素質,實現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
●通過產業發展,吸引人留住人
到2035年,鄭州常住人口規模勢必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鄭州是否做好了準備?
普遍認為:產業發展是吸引人口、容納人口的最主要因素。人隨產業走,由產業發展帶來的就業機會、更高的薪酬、更好的工作環境、更足的城市發展后勁兒等,構成了城市的競爭力,同時城市環境、教育醫療環境、社會治理水平等也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過去十年,鄭州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人口數量猛增,未來能否持續?
《規劃》草案中提到了鄭州的相關產業布局,重點提到強化先進制造業空間保障和培育高端服務功能平臺兩方面。
具體包括:提升產業發展能級與空間效率,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強化電子信息、汽車、新材料等領域戰略性產業引領發展;引導現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裝及現代家居、裝備制造、鋁及鋁精深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發展;促進生物醫藥、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跨越式發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國際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建設高等級醫療服務中心、建設國際交往、會展博覽中心等。
河南省社科院智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元亮分析,目前鄭州具有代表性的產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優勢,集聚更多產業,創造更多機會,對全國人才、外來人口等產生吸引力。
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河南流出到外省的人口達1610萬人,與2010年相比增加595萬人,如何留住更多的外出人口對河南來說是一種考驗。
目前鄭州全市有120萬名左右的在校大學生,居全國第三,為龐大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讓他們更愿意留在河南留在鄭州,也很重要。
產業規劃研究專家李俊鵬此前受訪時提到,一些發達城市在社會治理和就業環境、營商環境等方面,對人口形成了很強吸引力,這方面鄭州有很多進步,但依然存在差距,需要再提升。
張瑋還認為,“鄭州在和同樣量級的城市pk中,對“存量人口”的激烈競爭,鄭州如何勝出,也是當下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陳朋沖)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