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政法改革成效專場新聞發布會。
一審案件網上立案率達95%以上
發布會上,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郭保振介紹,黨的十八大特別是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審判執行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滿意度持續保持在95%以上。
2018年以來,網上立案、網上交費、網上閱卷、網上調解、網上委托鑒定、電子送達等均居全國法院前列。其中一審案件網上立案率達95%以上,電子送達率達87%以上,僅此一項每年為國家節約經費6000余萬元。
全省法院受理案件數量從2013年的73.3萬件上升至2021年的237.7萬件,8年上升至原來3.24倍。在案件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法定審限內結案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1年以上未結案件全國最少,審判效率指標穩居全國前3位;案件服判息訴率、發回重審率等核心質量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全省法院累計直播庭審102.5萬余場,居全國第9位;上網裁判文書973.3萬余份,居全國第2位。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所有案件審判流程信息自動向當事人公開,信息公開率穩居全國前列。
全省法院執結案件數量從2018年的51.52萬件上升至2021年的72.12萬件;今年1~9月份已執結57.67萬件,標的額1067.15億元,居全國第4位,實際執行到位率居全國第7位,超期未支付案款持續保持動態清零,是全國法院全面清理未支付案款最好的省份之一。
2020年以來執結涉民生案件12.09萬件79.07億元,對特困申請執行人發放司法救助資金9000余萬元。2018年以來,網絡司法拍賣財產成交13.1萬件722.37億元,總成交率70.94%,為當事人節約傭金36.11億元。
10年來,八類主要刑事案件發案數下降45.8%
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袁永新介紹,3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共打掉涉黑組織215個、涉惡犯罪集團和團伙1299個,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產330億余元,工作成效連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前列;集中開展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養老詐騙等專項治理,在今年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中,共立案偵辦案件2010起,打掉犯罪團伙276個,追贓挽損6.9億元,多次受到全國專項辦通報表揚。
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朱海軍介紹,人民群眾安全感由2012年的90.08%上升至目前的96.73%,創歷史新高。
2021年八類主要刑事案件、盜搶案件發案數較2012年分別下降45.8%、11.5%;現行命案發案數較2012年下降53.1%,破案率100%;打擊黑惡犯罪堅決有力,先后打掉涉黑組織237個、惡勢力犯罪集團740個,戰果位居全國前列,省公安廳連續3年被評為全國掃黑除惡先進單位;成立全國首家省級反詐中心,電詐案件立案數連年下降,破案數大幅上升;持續嚴厲打擊整治黃賭毒、盜拐騙、食藥環等違法犯罪,累計偵破各類案件130萬余起;嚴厲打擊經濟金融領域違法犯罪,護航經濟發展,破案6.6萬余起,追贓挽損2000余億元。
10年來,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500萬余起,化解率動態保持98%以上,2021年全省治安案件數較2012年下降62.7%;累計接待處理群眾信訪15.7萬余件、化解疑難信訪積案2.3萬余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交通事故數下降67.9%。
10年來,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城鎮落戶基本實現“零門檻”,全省新增城鎮人口1912萬,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2012年的41.99%增至2021年的56.45%;連續10年累計推出167項便民利民舉措,減、放40項行政審批、行政許可事項,建成“一窗通辦”窗口190個。
“河長+檢察長”制入選最高檢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
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田凱介紹,河南積極推進、不斷深化檢察公益訴訟工作,辦案領域從生態環境資源、食品藥品安全等四大領域,拓展到英烈保護、文物保護、安全生產、個人信息保護等10多個領域,辦案規模和質效持續提升。2018年至今,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21310件,通過訴前程序辦結16265件,提起訴訟1216件,有力維護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河長+檢察長”制入選最高檢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并納入最高檢和我省“十四五”規劃。牽頭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6省市檢察機關建立協作機制,共護一泓清水永續北送,被評為2021年度河南“十大法治事件”。
省司法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王繼軍介紹,目前,全省建成18個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64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469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50821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選配1.1萬名律師擔任村(居)法律顧問,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實現全覆蓋。“12348”法律服務熱線接聽量達52.7萬人次,“河南法律服務網”訪問量達326萬人次。
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推動“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轉變。廢除法律援助案件申請經濟困難狀況“證明制”,改經濟困難證明為經濟情況說明,使法律援助申請更加便捷人性。將“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范圍從2018年確定的36項擴大至100項,降低殘疾人、農民工、下崗職工等特殊困難群體司法鑒定收費,累計減費500余萬元。(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王丹)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