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人買一顆“河南鉆石”,似乎在年輕人群中越來越流行了。如今,在全球人工培育的鉆石里,有將近一半產自中國,其中的80%又產自中原大地,河南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培育鉆石生產地。在這背后,是河南龐大、完善的超硬材料基礎。
目前,河南是中國超硬材料及制品企業最為集中的區域,擁有近千家相關企業,其中上市公司4家。今年,借著省發改委的助推之風,河南省超硬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如期而至。它將怎樣促使強強聯合、推陳出新?又會如何積聚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
一顆金剛石,撐起了河南的超硬材料產業
2021年6月17日,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剛剛履新半個月,就來到國機集團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三磨所”)調研,足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對河南超硬材料制品領域市場的重視。
在超硬材料領域,河南一直處在全國領先的水平。1960年10月,當時的第一機械工業部設立了代號為“121”的攻關課題組,向鄭州三磨所等機構下達了研究人造金剛石的進軍令。
已故的鄭州三磨所原副所長夏瑤峰在回憶中寫道,那是“在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極端困難條件下,開始了向科學技術高峰的攀登”。經歷了眾多科研工作者的艱苦鉆研,鄭州三磨所終于在1963年成功研制出了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除此之外,他們還研制出了中國第一顆立方氮化硼,以及一系列填補國內空白的超硬材料制品的研發單位。彼時的鄭州,有三磨所的前沿技術力量,有二砂這樣扎根一線的生產企業,還有產業相關的高等院校,在60年前就實現了產、學、研一體化,由此便駛入了超硬材料發展的快車道。
建設超硬材料產業創新中心,著眼向未來
時至今日,鄭州三磨所仍是我國磨料磨具行業唯一的綜合性研究機構,而放眼河南,遍地都是“三磨”系、“二砂”系的影子:商丘、南陽、許昌、焦作等地區,都是知名的超硬材料生產基地;在A股上市的5家人造金剛石企業中,有4家來自河南,這也奠定了河南在超硬材料領域牢牢的領先地位。
根據鄭州三磨所科技發展部部長孫冠男的介紹,在如此深厚的基礎上,建立河南省超硬材料產業創新中心,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于重點突破、整體提升。他說,中心以鄭州三磨所為牽頭單位,集聚黃河旋風、力量鉆石等6家省內人造金剛石龍頭企業,又打通了和大連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6所高校的科研力量,將著力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技術前沿發展需求,瞄準超硬材料及制品應用基礎研究、關鍵共性與前瞻技術等關鍵環節,整合優勢資源,開展自主研發及成果轉移轉化,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推動行業高端產品技術趕超和跨越,形成技術創新持續供給能力。
從制度上創新保障超硬材料研究成果最大化、最高效
在航空航天、汽車、電子信息、工具、制冷、光伏等多個行業領域,都有超硬材料的應用。不過,在以往的大多數時間里,河南眾多的相關企業,都各自忙于經營生產,很少有大規模的長期合作。根據相關文件披露,河南省超硬材料產業創新中心的建設期為2022年7月~2025年12月,且未來四年的計劃總投資達8000萬元。
如何在這3年多的時間里,合力干大事?孫冠男介紹道,中心目前已經研究完善了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中心主任由牽頭單位董事長擔任,中心其他骨干人員作為成員參與。在關鍵技術的攻關過程中,要建立長期合作模式,充分發揮各參加單位創新資源優勢。此外,中心還對項目管理、成果產出、成果轉移轉化等管理制度作了重點完善,他說:“你的這個成果的產出,包括利益的分配機制、成果的轉移轉換,大家是怎么分配的?還有中心里的各個人員要怎么激勵?這些機制都要提前建立起來。”
未來,河南省超硬材料產業創新中心旨在發揮更多的引導作用,例如和政府合作,參與產業的規劃設計,孫冠男表示:“目前相關項目的規劃,可能高校參與的部分比較多,關注的是技術攻堅;而企業常年忙于生產,更為掌握市場的需求變化,如果能更多地參與到相關產業的項目規劃設計,一定能提出最前沿、最實用的建議。”
省內“巨頭”抱團,組成創新聯合體
在河南省發改委公示的文件中,兩家省內的人造金剛石龍頭民企: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將深度參與到中心建設,旨在組成“創新聯合體”。
“我們這次作為參與單位之一,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依然是我們最為擅長的人造培育鉆石領域。不論是從裝備、原材料,還是到下游的拓展,我覺得中心都能夠起到一個特別好的助推作用。”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研發中心主任,河南省金剛石材料產業研究院院長武璽旺博士對記者說道。
在黃河旋風剛剛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中提到,公司的培育鉆石高端產品銷量,已經占到了整體市場的50%以上。除了人造培育鉆石外,黃河旋風還將在中心的建設中,探索更多人造金剛石的新型功能應用。
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南柘城,最令人稱道的,就是自主培育出了30克拉的人造鉆石毛坯,在打磨后成品可達到10克拉。據介紹,在中心的具體建設上,力量鉆石將集中精力完善高溫高壓法(HPHT)、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兩種生產模式,這也是目前工業大規模生產培育鉆石,最常用的兩種生長方法。
凝聚優秀人才讓超硬材料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力量鉆石相關負責人表示:“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力量,在近幾年對中國在芯片方面的制裁愈演愈烈,雖然對我們目前的生產銷售暫時影響有限,但金剛石其實很早就被稱作‘終極半導體’了。如果我們能做出新的研發成果,對于產業的變化絕對是革命性的。”
武璽旺認為,建設創新中心,對河南省超硬材料行業有很大的積極意義,不僅能夠讓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更重要的是,能夠擴大產業的規模和覆蓋面。多年來,河南的人造金剛石行業,主要是圍繞原材料來開展研究生產,如果能夠將方向延伸得更遠,那時的前途就大有可為了。
多年來,超硬材料的人才培養,一直是鄭州三磨所和省內眾多龍頭企業所面對的一個難題。超硬材料是一個典型的多學科交叉型產業,它囊括了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機械等眾多基礎專業。即便掌握了足夠多的理論,后面還有別的難題。“在操作上,它又是個工具,要跟機床配上,你要了解機床的性能和工具的性能。”孫冠男說,“我們這個產業,人才的培養周期比較長,專業性的培養機構又比較少,即使是科班出身的高校畢業生,直接到我們所里,面對這種產業化的應用,也很難滿足我們的要求,這幾年在產業領軍人才上,我們真的是非常缺,極其缺。”
超硬材料領域的“搶人”計劃依然能發揮作用
在鄭州三磨所的展廳里,展示著各類尖端的研究成果,像是用于汽車發動機制造的高速陶瓷CBN砂輪、用于LED半導體減薄陶瓷載盤等等,它們之中不少已經投入量產,工藝和技術水準領先全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智造”。不過,孫冠男說,在超硬材料方面,目前還是有不少“卡脖子”方面的技術,我國仍落后于日本和美國,且有的方面差距較大。在這些技術上實現追趕,讓河南超硬材料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逐漸轉型,不僅需要長期的技術積淀,人才更是必不可少。
好消息是,中心已和國外進行了初步對接,政府層面也會加大“搶人”政策的力度,引進高端的領軍人才。另外,中心還計劃與高校研究聯合辦學的可能性,讓更多愿意投身于超硬材料行業的有志青年,提前接觸市場的最前沿。“讓他們在校期間就能來到企業,用我們這里的設備,搞出來的成果雙方共享;企業也可以派出專家導師去學校帶學生,這些同學在校期間,就能零距離地接觸到我們的行業,畢業之后他們很快就能適應了,這也是我們在人才培養上想到的辦法。”孫冠男說。
超硬材料的民企分散在河南各市縣,對人才早已求賢若渴。力量鉆石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公司地處縣城,想引進優秀的骨干力量,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們對這次配套的人才戰略特別感興趣,目前我們也在洽談,希望在鄭州成立一個實驗室,再借助創新中心的整合力量,招募到更多愿意投身超硬材料行業的年輕人,這件事一旦做起來了,對我們科研水平的提升,肯定會有質的變化。”力量鉆石相關負責人說。
“對手”化身“隊友”,能專心一起做研究嗎?
記者觀察到,在參與中心建設的企業名單中,一些公司之間不僅合作甚少,甚至還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競爭關系。昔日的“對手”將變成“隊友”。
鄭州三磨所根據不同的主攻方向,聯合了相應的龍頭企業。“都是做金剛石,但我是主要做工業化的,你是主要做首飾的,還有的企業是主要做功能性的,大家差異化去做。”孫冠男說。
武璽旺認為,河南已經有了非常好的超硬材料基礎,如果大家一起攻克更多的技術難關,最后把成果共享,那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技術破局,更是代表著,“河南力量”可以介入到超硬材料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最終實現生產工藝流程的完全自主化。“這也能促進行業的持續進步,大家搞好技術的同時,經營也更容易了。”武璽旺說。
“我們在業務上,和黃河旋風重合的地方不少,但我覺得,有競爭是好事,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力量鉆石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各自研發出的成果,都會明確各自的分配,對我們來說,中心產生的動力,能夠提高我們的科研水平,就更容易實現經營、技術兩頭抓。”
明晰專利成果分配,為項目進展掃清障礙
實際上,力量鉆石、黃河旋風和鄭州三磨所已經存在多年的合作歷史。在提及建設創新中心以后會有怎樣的變化時,兩家企業表示,在工作側重點上,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只是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加大投入和攻堅,就能夠為中心的建設做出貢獻。
孫冠男介紹,在一些重點的“卡脖子”技術上,中心會以項目為單位運行,同時為了鼓勵競爭,還計劃使用“賽馬制”:兩家做同樣的東西,大家爭先,誰做得更優、更好了,相應的,中心會給予更多的項目資金支持,這也是為了建立一個相互競爭,又相互合作的機制。
中心將在科技成果分配方面,明確成果歸屬。中心成員在參加中心之前,已經擁有的知識產權,或在中心研發課題之外獲得的知識產權,仍歸該成員擁有;中心組織的課題,依據課題任務書中約定的成果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權力許可、利益分配處理。對屬于中心成員原科技成果的應用,本著市場化、有償使用、優先優惠的原則在中心成員內轉讓使用,出讓方和購買方可簽訂具體協議約定具體事宜。此外,中心也會重點考慮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機制和收益分配機制,按照投入占比進行收益分配,進行知識產權保護,避免相關糾紛。
【結語】
河南省產業創新中心是整合聯合行業內的創新資源、構建高效協作創新網絡的重要載體。通過強強聯合,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實現重點產業補鏈固鏈強鏈。
技術的更迭需要長期的積淀。當下,國內培育鉆石行業已迎來快速崛起的重要戰略窗口期。或許,在多年后,“河南智造”的人造金剛石,能夠突破半導體芯片行業等國家重點領域的技術壁壘,甚至引領下一代半導體革命。這厚重的步伐,已經邁出了第一步。(策劃時政新聞中心統籌 陳駿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孫凱杰 文圖 受訪者供圖)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4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