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我們是否還能聽懂跨越千年的樂音,感受到古人關于中秋的浪漫?如何擁有一個特別又生動的中秋假期?9月11日,農歷的八月十六,由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專業指導,河南博物院攜手象蘊文化特別策劃的“穿越千年的樂音”——中秋賞古樂(月)文化游學活動來了!誠邀大小朋友一起,共享沉浸式古樂盛宴。
本次活動中,古樂專家將以生動的形式講述我國古樂歷史,專家在展廳內現場解讀各種有趣的古樂類文物,參加活動的網友還可以手動體驗神秘的仿古樂器,一起欣賞華夏古樂團中秋專場演出,共度良辰美景。
其實,早在文字和圖畫出現之前,音樂就已經出現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了。
地處黃河中下游的河南,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大量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表明,中國古代音樂的起源和發展,從來沒有離開過中原這片古老的土地,甚至可能比史書上記載的產生時間還要早。
從遠古的質樸樂聲,到唐宋的宮廷樂舞,我國古代音樂經過了漫長而又精彩的演變過程。尤其是在中秋,入夜時分,月色皎潔,古人在這個傳承了上千年的重要日子里,與親朋相聚,以月亮寄托思念之情,寫出或婉約、或豪放、或惆悵的詩詞,并隨著琴瑟等不同樂音的起伏而吟唱,抒發自己的情感。
古代大部分的文人墨客不但會寫詩,還會撫琴、譜曲;所謂懂詩必懂樂,懂樂必有知音,古人甚至有“聽一聲鐘鳴,便已是君子之交”的說法……
聽古樂專家古樂歷史講座,體驗仿古樂器,看華夏古樂團中秋專場演出,在大河書局共享文化奇遇夜,這個中秋,有些不同。(記者莫韶華)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8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7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
頭條 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