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9月1日8點5分,湖濱區車站街道天元社區28號院,5人核酸采樣小組進入社區開始工作。“大家讓上網課的學生和老師先做!保持兩米間隔,防止交叉感染!”一位“大白”在疏導居民有序做核酸,聲音中透著沙啞。
一番緊張忙碌過后,下樓做核酸的居民看到一位“大白”坐在凳子上睡著了。“讓他多睡一會兒吧,最近他們太累了,凌晨兩點多還給咱小區配送蔬菜和藥品。”天元社區28號院居民王海濤說。
原來,這位“大白”叫蘇殿峰,是天元社區一名熱心志愿者,已經連續工作十幾天,主要負責天元社區5個小區764人的核酸采樣工作。此外,還要負責物資配送、疑難問題解決、轉運隔離人員……從早上4點準備做核酸,到次日凌晨3點配送完物資,他和小伙伴們一天睡不了兩個小時。
“瞌睡蟲”小蘇讓人淚目,這是近來堅守戰“疫”一線社區工作者的縮影,和成百上千的志愿者一樣,他們時間不夠用,覺不夠睡,成為群眾心目中的最美“逆行者”。(文/圖 張廣杰)
8月30日,從夢中驚醒發現4點了,20分鐘后換班,一翻身趕緊起床。
洗臉、刷牙的當口,手機上各種提示音響個不停。也顧不上看,絕大多數都是親朋好友的關懷,恕我不能一一回復。
瞧了一眼窗外,城市像個沉睡未醒的孩子。準備進操作間,走廊里誰家的姑娘,坐著進入了夢鄉。有人想上前叫醒,躺椅子上也比這樣睡舒服啊。“噓——”組長提示小伙伴們,“別叫,讓她多睡會兒。”
10天了,我和小伙伴們不分晝夜和時間賽跑,每天除了吃飯和休息要不停地處理核酸采樣的“紅管管”。加上其他業務,每天每個人就像擰緊了發條,不知疲倦、不敢懈怠。據說頭天晚上“有點狀況”,這位姑娘累壞了,專班結束稍一坐下就睡著了。
她是誰?就不說名字了吧,免得家人朋友操心——她是三門峽市中心醫院經濟開發區分院抗疫戰士。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2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9-0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
頭條 2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