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公益訴訟辦案更“睿智”
河南信陽:構建數字化
公益訴訟調查指揮系統
【資料圖】
利用“爬蟲技術”,自動抓取網絡數據而獲取案件線索;運用“數字拼圖”構建模型;通過“快檢實驗”,能夠快速取樣檢測……怎樣讓公益訴訟辦案更“睿智”?河南省信陽市檢察院數字化改革給出了答案。
2019年以來,信陽市檢察院積極推進公益訴訟“智慧中樞”建設,構建一個集線索收集、調查取證、指揮調度、分析研判等功能為一體的全新數字化公益訴訟調查指揮系統,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插上騰飛的翅膀。目前,該市檢察機關共立案844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和公告687件,提起公益訴訟107件,其中有31件案例入選河南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4件案例入選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爬蟲技術”抓取線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案件線索是查辦案件的關鍵和前提,如何精準獲取有效線索是檢察機關首先要解決的難題。
“公益訴訟工作全面鋪開后,我們設置了舉報信箱和舉報電話,還進行走訪宣傳,但收到的案件線索卻少之又少。”回憶起當初的情景,信陽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丁書峰說。
為了破解難題,信陽市檢察院開始探索,嘗試搭建公益訴訟調查指揮系統的線索收集功能模塊,專門用于發掘、收集案件線索。
“可以用‘爬蟲技術’,像蜘蛛一樣自動抓取互聯網里的程序或腳本,然后利用人工智能篩選出帶有一定敏感詞匯的信息,進而發掘有價值的案件線索。”經科技公司人員研發,2019年4月,這種運用“爬蟲技術”進行線索收集的模塊上線運行。
系統上線沒多久,信陽市檢察院根據系統推送發現了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有人挖山修路的案件線索,立即將此線索交給羅山縣檢察院核查。經查,羅山縣某鄉政府未經林業、環保等部門批準,擅自組織人員在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挖山修路,造成28.81畝林地被毀。
2019年5月17日,羅山縣檢察院向該鄉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該鄉對受損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性治理。但該鄉政府未按生態修復方案進行修復。
2019年12月31日,羅山縣檢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2020年9月7日,羅山縣法院作出判決,支持了檢察機關全部訴訟請求。隨后,該鄉政府認真履行判決,按照生態修復方案進行了生態修復。
“‘爬蟲技術’改變了公益訴訟原有的人工查閱、搜集、整理線索的模式,改善了搜索渠道狹窄、信息漏查、時效滯后、案源位置表述不明等情況,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丁書峰說,自系統上線以來,信陽市檢察機關通過“爬蟲技術”收集到案件線索達800余條,立案調查300余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42件,提起公益訴訟61件。
快速檢測留住真相
“有群眾反映我們轄區不少中小水庫又臟又臭,我們想申請市院幫助檢測一下,再決定下一步如何開展工作。”2021年3月23日,信陽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指揮中心接到平橋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余浩的請示電話。
當日上午,辦案組便趕赴平橋開啟水樣采樣工作,次日下午便完成10座水庫的水樣采樣,第三日便生成檢測數據并傳輸至公益訴訟調查指揮系統。
經過系統快檢報告模塊的歸類處理,各檢測數據與對應的國家標準實現自動化比對,一份份詳細報告相繼出爐。報告顯示,共有8座水庫水質總磷、總氮、化學需氧量等指標超標。信陽市檢察院第一時間將這些電子報告通過公益訴訟調查指揮系統反饋給了平橋區檢察院。
“以前受制于鑒定難、鑒定貴,如今有了快速檢測的渠道,不僅辦案的底氣更足了,辦案也更加便捷了。”看著手機App上接收到的檢測報告,余浩感慨萬千。
事后,余浩拿著檢測結果與當地水利部門、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進行商討,詳細的數據、全面的分析讓他們認識到一些中小水庫水質問題的嚴重性和整改的必要性,并聯合會簽了《關于平橋區中小型水庫水質污染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委托專業的檢測公司對全區47座中小型水庫水質進行全面檢測。
經專業檢測公司檢測,最終查明部分水庫為“劣五類”水質。結合檢測結果,辦案檢察官進一步展開調查走訪分析,認為水庫水質的污染源主要來自生活污水以及養殖戶投放餌料或氮、磷肥料及有機肥料等。2021年6月1日,該院將調查結果形成了書面調查報告,呈報區委、區政府協調解決。
調查報告引起平橋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區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專題聽取有關情況報告,研究整改落實措施,決定由處級領導干部包保,區水利部門牽頭督促相關鄉鎮和職能部門及時進行整改,并由區紀委監委對相關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提醒。最終,該轄區內的水庫經過整改,水質均達到五類及以上標準。
“數字拼圖”建好模型
有線索、有證據只是打下了公益訴訟辦案的基礎,想要把案件辦出成效,辦成精品,還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撐。正射投影建模功能,就是這樣一種利用“數字加工”技術輔助案情分析演示、打磨精品案件的“獨門絕技”。
2019年6月,商城縣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有三家民營磚廠非法占用農用地取土燒磚,造成41.19畝基本農田種植條件被嚴重破壞進而長期拋荒,而負有監管職責的相關部門卻以罰代管。2019年7月,商城縣檢察院向該部門制發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恢復被占用基本農田的種植條件。
幾個月后,該部門回復稱已經制定了整改實施方案并進行了部分復墾。2020年5月,辦案檢察官對該回復內容進行現場跟進監督。
“實地查看時,我總覺得哪里出了問題。”辦案檢察官說,他們決定用正射投影建模技術對案件現場進行重新復核。一番“拼圖建模”后,經過測算,實際復墾面積與縣自然資源局提供的數據誤差明顯。
隨后,辦案檢察官立即對案件展開進一步調查,最終查明該職能部門提供的土地復墾面積是對磚廠原來的廠區土地進行復墾的面積,并不是被破壞基本農田的復墾面積。
有了這一關鍵證據,2020年9月28日,商城縣檢察院向商城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2020年12月6日,商城縣法院作出判決,支持了檢察機關的全部訴訟請求。此后,商城縣自然資源局督促三家磚廠完成了土地復墾工作,并通過了商城縣檢察院、法院、農業農村局等單位的聯合驗收評估。
“正射投影建模功能是以高清衛星地圖為底圖,把無人機空中正面拍攝的若干畫面拼接成一張無縫的高清地圖,最后通過坐標嵌入、數據轉換等方式構建成立體的三維模型,按比例復原在衛星底圖上。”丁書峰介紹說,該功能可以輕松實現對不規則目標物體面積、體積等數據的測算,幫助辦案檢察官進行更為精準的案情分析。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