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資料圖)
記者 王永良
烈日炎炎,在戶外工作酷熱難耐。這份酷熱,誰體會最深?外賣小哥肯定算一個。他們頂著烈日穿著外賣服,騎著電動車,擠電梯、爬樓梯,一路小跑準時送達餐點。他們顧不上擦拭汗水,默默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他們?yōu)榱四茏尨蠹沂娣叵硎苊朗常粦烛滉枺晃窡崂耍c時間賽跑。
送餐途中。
今年30歲的穆鑫,是一名從業(yè)兩年多的外賣小哥,主要負責市區(qū)文明大道南段和練江河南一帶的送餐服務(wù)。穆鑫說:“這是一份付出就會有回報的工作,干得越多掙得越多。雖然送餐比較辛苦,但我‘熱’并快樂著。天氣熱了,叫外賣的也多了,收入自然也高了。”他說,尤其是近段時間以來,氣溫居高不下,外賣訂單暴增。他和同事幾乎每天都要送五六十單外賣,有時甚至破百單,而入伏前最多也就人均三十五單左右。
穆鑫告訴記者,每到飯點,他都在忙著給顧客送餐,自己吃飯只能匆忙扒幾口。忙完“午高峰”,他一般會回到站點,或就近找個陰涼地方,靠上一會兒,等待很快就要到來的“晚高峰”。
外賣小哥穆鑫在查看手機訂餐單。
上午11時許,穆鑫的手機傳來外賣訂單派送的信息。他告訴記者,每天上午10時30分到下午2時是外賣配送高峰期,平均一小時就要接10到15單。為了保證顧客能夠準時拿到外賣,像穆鑫一樣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還有很多。對于自己的工作,穆鑫說,其實每一行都有各自的辛苦。作為普通的外賣小哥,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在太陽下穿梭,并不覺得有多難熬、多辛苦。他們最期盼的是顧客能對他們多一些理解和體諒。
準備送餐。
不一會兒,穆鑫待取的外賣好了,這一單要送往練江河南岸的同信濱河小區(qū)。接單、裝箱,程序規(guī)范,手法利落。穆鑫向記者揮揮手說:“再不走就要遲到了,實在不好意思,我要去送餐了。”隨后,他一擰把手,電動車就匯入了車流里。
聲明:此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
頭條 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