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經新鄉境內170公里,同時,大自然又把太行山最美的一段給了新鄉。山河拱戴,新鄉文旅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近年來,新鄉市圍繞一山(南太行)兩河(黃河、衛河),積極構建“三帶五區域多節點”文化旅游全域發展格局,加快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做法 | 構建“三帶五區域多節點”發展格局精心謀劃線路、塑造品牌
新鄉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沿黃灘區面積居全省之首,形成風景優美的灘區濕地景觀,以八里溝、寶泉、萬仙山等為代表的山水景觀和以百泉、潞王陵、比干廟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新鄉市政協副主席郭書佩介紹,新鄉依托豐富的文化資源、生態資源、紅色資源,構建了“帶狀分布、片區互補、穿珠成線、特色鮮明”的“三帶(南太行文化旅游帶、黃河文化旅游帶、大運河文化旅游帶)五區域(百泉區域、陳橋區域、原武區域、唐莊區域、同盟山區域)多節點(以重點項目為依托,輻射多城鎮、連接多節點、融合多業態的點狀空間布局)”文化旅游全域發展空間布局。
堅持項目為王、精心謀劃線路、著力塑造品牌……“我們謀劃和實施文旅項目100余個,發展規模以上旅游商品生產企業100余家,實施60余個文物保護項目。在旅游精品線路建設方面,萬仙山、八里溝等景區入選《黃河文化旅游帶精品線路路書》,占線路總數的1/10。”郭書佩說。
此外,通過夯實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基礎,全市136個鄉鎮(街道辦)、3130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建成達標,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各縣(市、區)發揮地方文化特色資源優勢,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打造成公共文化服務品牌。開展文化合作社試點建設,確立試點村30個,已開展合作服務10個。
建議 | 加快建設黃河文化旅游帶 強化創新驅動與科技賦能
黃河文化雖燦若星河,卻單打多、聯動少。新鄉市政協建議,加快建設黃河文化旅游帶。構建“一核兩帶兩翼多點”的黃河文化旅游空間布局,“一核”,即重點打造鄭汴洛黃河文化核心展示帶,包括新鄉、焦作、許昌在內的鄭州都市圈城市;“兩帶”,即黃河文化拓展帶,包括三門峽、濟源和濮陽;“兩翼”,即黃河文化歷史沉積帶,包括豫北安陽、鶴壁和豫東商丘、周口;“多點”,即黃河文化輻射帶,包括黃淮交界區域的漯河、駐馬店、南陽、信陽等,打造點、線、面一體化的發展格局,推進各地黃河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創新發展,實現文化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
同時,建議整合串聯全省沿黃地市優質文旅資源,通過發展工藝美術產業、精品演藝、沉浸式體驗消費,建設康養基地等,推動文旅業態創新,把文化、工業、體育、康養、教育等元素更多融入旅游,發展富有特色的全鏈條文旅業態。出臺支持文化旅游業發展及文旅項目的土地政策,推動優質項目落地實施。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適當向沿黃地市傾斜,吸引更多企業投資建設文旅項目。
“目前,全省14家5A級景區、4萬多個旅游單體資源中,真正做到數字化開發和智慧化運營的景區數量十分有限。”新鄉市政協建議,加快推進“文旅數字化”轉型,建設黃河、大運河等數字云平臺,推動重大文物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資源實現數字化保護展示。打造一批省級數字文旅智慧產業園區,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點項目,推動文化和旅游領域科技研發和成果有效轉化,推動科技支撐全省旅游文化推廣方式方法創新。(河南省政協融媒體中心 劉楊)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9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