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交通廣播】
7月13日,兩位愛心捐獻者在河南省腫瘤醫(yī)院同時捐獻,為兩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希望!
周濤:這次他成為了被報道的主角!
(相關(guān)資料圖)
周濤是信陽日報社的一名新聞工作者,采血的稿件先后獲得了趙超構(gòu)新聞獎、河南省新聞獎等不同等此獎項30余項;在生活中,他熱心公益、樂于助人,多次參與無償獻血活動,曾在采訪過程中主動救助交通事故中被困的傷員。
愛的承諾
對于周濤來說,這次捐獻是他“第二次”全程經(jīng)歷造血干細胞捐獻過程,為什么是第二次?因為早在2020年,和周濤同在一個辦公室的楊長喜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周濤全程采訪報道了楊長喜的捐獻過程。在同事楊長喜捐獻結(jié)束后,受楊長喜的影響,周濤與楊長喜約定,等到下次進行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招募的時候,他也一定要加入中華骨髓庫。
2020年6月,周濤如愿加入中華骨髓庫。在接到配型成功的電話時,周濤毫不猶疑地同意了捐獻。
在等待捐獻過程中,周濤與家人做了充分的溝通,獲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這讓他的捐獻更加安心。周濤還利用閑暇時間,積極鍛煉身體,為救助患者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愛的傳遞
以往都是周濤采訪報道別人,這次,周濤自己成了新聞的主角。在周濤赴鄭捐獻前,信陽市浉河區(qū)紅十字及信陽日報社會為其舉辦了熱烈的歡送儀式。儀式上,楊長喜和周濤完成了愛心交接,周濤表示,能夠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他非常自豪和欣慰,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接受造血干細胞捐獻。
捐獻當(dāng)天,楊長喜也來到了捐獻現(xiàn)場,像兩年前自己捐獻時一樣,楊長喜也陪同并報道周濤的捐獻過程。
劉明:為了這一刻,他等待11年!
今年39歲的劉明是平頂山市河濱社區(qū)的一名基層工作者,從大學(xué)生村官到社區(qū)辦事處,長期在基層工作。2011年冬天,在上班路上的劉明,看到了市紅十字會舉辦的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招募活動,劉明本著幫助血液病患者的目的,二話不說直接上前主動填寫申請表,留下了血樣。劉明說:“早在我讀大學(xué)的時候,我就聽過關(guān)于造血干細胞捐獻的講座,當(dāng)時對造血干細胞救助血液病患者已經(jīng)有了基本了解,想著有機會就加入中華骨髓庫,為血液病患者出一份力。當(dāng)時正好遇到了加入的機會,我肯定要抓住,不能錯過。”
自2011年加入中華骨髓庫以來,劉明將奉獻愛心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堅持獻血十余年,累計獻血8000余毫升。2011年年底,劉明接到了自己與患者配型成功的電話,這個電話讓劉明興奮不已。
在經(jīng)過高分檢測和體檢后,劉明終于可以踏上他的愛心之旅。他也將這件事告訴了家人,劉明的母親說:“剛開始不太理解,聽到要去捐獻有一些緊張。兒子就天天給我做思想工作,說這是為了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不管怎么樣,這是好事,我應(yīng)該支持和鼓勵他。”除此之外,劉明12歲的女兒對爸爸做這件事是特別支持,劉明對此自豪地說:“我之前在網(wǎng)上查閱捐獻的相關(guān)事宜時,女兒跟著我一起看,她看了以后說‘爸爸,這是好事呀,我支持你做。’女兒這么懂事,我感到特別開心和欣慰。”
當(dāng)?shù)弥@次救助的是位11歲的小患者時,劉明更感到緣分的奇妙和身上責(zé)任的重大,同是為人父母的他,真誠的希望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能幫助小患者戰(zhàn)勝病魔,讓小患者早日康復(fù)!
5G現(xiàn)場記者佑龍 通訊員文梅英 趙正陽
聲明:此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