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被無良商家誘騙充值、老年人被電信詐騙卷走畢生積蓄,每每看到這類新聞,網(wǎng)絡安全科技館館長張麗都既覺得痛心,又深感重任在肩。
“越來越多青少年早早成了‘網(wǎng)絡原住民’,‘銀發(fā)一族’在網(wǎng)民中的占比也顯著增長。如何將網(wǎng)絡安全的種子根植‘一老一小’心中,不讓他們成為‘局外人’,正是我們要做的。”7月6日,張麗說。
做網(wǎng)絡安全技術出身的張麗,此前接觸的多是“有著共同語境”的同行和政府工作人員。面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群如何進行網(wǎng)絡安全科普?張麗和團隊想出了不少有針對性的舉措。
自2020年9月開館至今,網(wǎng)絡安全科技館共計接待各類參觀人員30萬余人;組織社區(qū)講座和反詐課堂50余場,覆蓋鄭州市100余個社區(qū)中老年人群;面向青少年開展《開課啦》科學實踐課、科學小劇場等活動;打造“行走的網(wǎng)絡安全科技館”巡展,走進河南、廣東、福建等4省23個城市,輻射人群超50萬人。
“我最喜歡看到的,還是孩子們因為學到新知識而眼里有光的樣子。”平時一有時間,張麗就喜歡在館里轉悠。寓教于樂的兒童區(qū)對孩子充滿吸引力,政企安全區(qū)也能看到不少青少年的身影。他們?nèi)宄扇海ㄟ^機械傳送的方式了解“數(shù)據(jù)的一生”;展項“蜜罐”的旁邊總是圍滿了人,孩子們在挑戰(zhàn)后驚呼:“網(wǎng)絡防御系統(tǒng)好厲害呀,黑客沒走幾步,就被抓到了。”
“ 高度重視科普工作,強調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希望能通過我們的科普,在更多孩子心中種下網(wǎng)絡安全的種子,長大投身網(wǎng)絡安全科技創(chuàng)新中。”張麗說。(□本報記者 師喆)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8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