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生機盎然。濮陽市聚焦科創、人才,拿出“時間表”“路線圖”,發起追比趕超——
2022年,完成創新生態建設的頂層設計,搭建完成創新政策制度體系框架,中部地區創新開放高地和人才強市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2023年,在高水平創新平臺搭建、重要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重要關鍵課題攻關、重大關鍵創新成果產出、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引育、創辦獨立本科院校上實現新突破;
2025年,財政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創新實力顯著增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實現全覆蓋;
2035年,全市創新能力進入全省前列,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成為河南省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創新區域布局的關鍵節點、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部地區創新開放高地和人才強市基本建成。
發展藍圖,亦是進軍號角。當下,濮陽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科技創新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注重人才生態的培育。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打造中部地區創新開放高地和人才強市,濮陽市已落筆入局。
企業創新添活力
可用于制作防彈玻璃,又輕又堅固;可以制成柔性屏幕,韌性優異能屈能伸……在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細小的白色顆粒裝在玻璃瓶里,看著不起眼,卻是該公司的“王牌”——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作為工程塑料,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高精尖領域。盛通聚源的聚碳酸酯項目采用非光氣熔融酯交換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一開始,我們想向德國、日本的跨國公司尋求技術合作,卻吃了閉門羹。”該公司負責人王息辰介紹,盡管從投資規模、研發周期的角度看,風險很大,盛通聚源還是毅然選擇創新研發;濮陽市、范縣也主動幫助盛通聚源對接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科研機構,攻克“卡脖子”難題。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對創新發展敏感性最強。濮陽市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重新審視規模最大的優勢產業石油化工產業,把新材料、新能源產業作為轉型升級“主跑道”,把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作為直道加速、彎道超車、換道領跑“主策略”,全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在近日召開的濮陽市教育科技創新人才工作暨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大會上,該市把擴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加強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等,明確列入重點任務。到2025年,濮陽市將力爭使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4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500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實現全覆蓋。
創新平臺強支撐
6月26日,濮陽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與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市屬行業龍頭企業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開展先進實用技術研發,加速推進科技成果在濮陽的工程化、產業化、商業化,推進檢驗檢測中心、科技資源數據庫、儀器設備共享等創新資源的高效利用。
在建設“創新濮陽”的征程中,濮陽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可謂“一號工程”。今年2月10日,濮陽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籌)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揭牌,堅持“小機構、大平臺、開放式、服務型”定位,兼具先進實用技術的研發、科技成果的轉化、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培育三大職能。“緊密對接我市新舊動能轉換需求,提高科研效率和效果,高效配置創新資源,形成‘1+1>2’的協同創新效應。”濮陽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負責人雷燈照說。
建設高端創新平臺體系,是濮陽瞄準科技攻關前沿、貫通產學研用金服的“主引擎”——
目前,濮陽市與省科技廳、鄭州中科新興產業研究院和河南大學積極對接,全力推進參與共建龍子湖智慧能源省實驗室工作,力爭圍繞制氫、儲氫、生物可降解材料、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領域開展共性應用技術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
建成綠色化工新材料、生態聚酯新材料等首批10家產業研究院、4家中試基地,持續提升中試熟化能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建成濮陽市綠色化工公共研發中心,專注于濮陽新型化工基地對綠色化工新技術、新裝備的迫切需要,將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人才匯聚涌熱潮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濮陽市深化人才“引育用服”體制機制改革,真心實意付出、真金白銀投入,著力營造近悅遠來的一流人才生態。
近日,濮陽市正式出臺“1+14”人才政策升級版,以政策鋪就加速人才聚集快車道——
在人才引進方面,對大專以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提供求職補貼、創業貸款、住房安居等普惠性支持政策。
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給予獎勵補貼、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健、人才公寓等優惠待遇。
在人才激勵方面,加大對貢獻突出人才的獎勵力度,每年度評選濮陽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明星企業家、杰出青年人才,最高給予100萬元獎勵。
在服務保障方面,部門聯動,一網通辦,搭建網上辦、掌上辦、窗口辦全天候服務平臺,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務體系,確保把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提升人才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引才留才的同時,濮陽市更聚焦能力提升“育才”——
建立健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緊貼地方主導產業優化專業設置。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先后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化學等7個專業,濮陽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石油工程技術、油氣開采技術等14個專業。
積極探索引企入校、辦校進廠、訂單培養等多種校企合作形式,大力推進校企專業共建、課程共擔、教材共編、師資共訓、基地共享。全市中職學校與京東、百度、阿里巴巴等40余家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成實習實訓基地30多個。
下一步,濮陽全市上下將進一步增強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責任感,強化推進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的緊迫感,加壓奮進、銳意進取,奮勇爭先、換道領跑。(本報記者 趙振杰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曉靜)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9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8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7
頭條 22-06-26
頭條 22-06-26
頭條 22-06-26
頭條 22-06-26
頭條 22-06-26
頭條 22-06-26
頭條 22-06-26
頭條 22-06-26
頭條 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