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麥1860’畝產856.5公斤,打破了南陽高產紀錄!”6月3日,在方城縣趙河鎮中封村百畝小麥綠色高效高產創建示范方,隨著河南農業大學尹鈞教授的“一錘定音”,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塊田的主人趙洪福更是笑出了眼淚。
這次來參加機收實打測產的有河南農業大學、南陽市農業農村局、南陽市種子管理站等相關單位的專家,大家經過拉尺、標記、計算產量等一系列“操作”,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臨:實際畝產856.5公斤。
2021年,南陽市小麥單產最高紀錄由“鄭麥1860”在同一地塊創下,畝產實打788.7公斤。
“原先估計突破800公斤就很不錯了,沒想到突破了850公斤!”省農科院研究員胡琳激動不已,她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著名小麥育種專家許為鋼的妻子,“這個品種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是我們夫妻和團隊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才選育出來。”
“現在種地不講科學真是不中!”站在旁邊的村民趙洪福忍不住連連感嘆,“最近3年,我們村和周邊村基本都是種這個品種。這個產量太喜人了,真是越干越有勁兒。”
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德奇告訴記者:“良種良法的配套是連年取得高產的關鍵。我們通過多年試驗示范,集成配套了整地播種質量提升、肥水互調、病蟲害時效防控等關鍵技術,實現了產量與品質的協同提升、生產效率與效益的同步提高。”
風吹麥浪遍地金黃。南陽作為中原大糧倉,今年小麥播種面積1093.8萬畝,生產形勢喜人,在十八連豐的基礎上,有望再創歷史新高。(記者 孟向東 刁良梓 通訊員 曹俊巖)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