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市政府研究決定,鼓勵餐飲企業有條件地開展外擺服務。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全力提升城市的煙火氣。”
5月27日晚,在第三屆“醉美·夜鄭州”消費季活動開幕式上,鄭州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波鄭重宣布了這一消息,并且將這句話重復講了三遍,可見商務部門對于外擺服務的重視程度。
如今,幾天過去了,外擺政策進展如何?餐飲商家、市民都是如何看待這一政策的?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對鄭州多條美食街展開了走訪。
實地探訪多條美食街,外擺政策尚未完全落地
地點:天澤街
天色漸暗,熱辣的風也漸漸柔和下來,東風路天澤街也開始熱鬧起來,三三兩兩的人群陸陸續續來到這里聚餐。
益品戴記龍蝦天澤街店負責人正在跟員工一起布置餐廳的外擺區。一名員工正在用工具接線,他們打算在外擺區放置一圈小彩燈,等天完全黑下來就把燈點亮。
“要求坐外邊就餐的顧客挺多,還有的顧客只想坐外邊,布置小彩燈增添一點氛圍感,顧客會更喜歡。”該負責人說,“現在擺的桌子不多,主要還是看政策的持續性。”
這是益品戴記龍蝦天澤街店2022年第一次正式開始外擺服務,“昨天只在外邊擺了兩張桌子,因為之前沒有買桌子,今天買的桌子到了,就擺了出來。”
不遠處的靚靚蝦館同樣如此。相關負責人表示:“2013年、2014年的時候,門前單單是外擺區,每天都能擺三四十桌,現在只擺了十桌左右。對我們來說其實無所謂,因為我們的店面跟之前比已經擴大了很多,能滿足需要。”
“但是,一到夏天確實有很多人想坐外邊吃飯,不喜歡在店里吹空調,所以,能擺幾桌就擺幾桌吧。”
記者走訪發現,整個天澤街幾十家餐飲店,真正開始進行外擺的餐廳并不多。多位餐廳老板表示,因為天澤街屬于居民區,所以管理較為嚴格,相關管理部門要求,“外擺可以,但是如果有居民投訴,就必須要停止。”
地點:農科路
作為鄭州知名的酒吧一條街,農科路一直以來都被人稱為鄭州餐飲人的福地。巴奴、很久以前、海倫斯小酒館等知名餐飲企業均在這里有店面。因為人流密集,店面租金都要比周邊貴出許多。
即便如此,農科路仍然吸引著諸多餐飲人前來開店,來自平頂山的王延許就是其中的一員。
他對記者表示:“允許外擺絕對是個好政策,以我們店為例,開放外擺至少能提升30%的營業額,有的餐廳甚至能提升50%以上。”
月見·燒島酒場的老楊認為:“從營業面積上來說,開放外擺就意味著餐廳的有效營業面積增加了,接待的顧客也就更多了;其次,從時間上來說,可以增加餐廳的營業時間,因為夏天很多顧客喜歡露天的氛圍。”
雖然農科路附近并不屬于典型的居民聚集區,但是該地管理同樣嚴格。就在記者采訪期間,相關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檢查工作。
一名身著“市容管理”字樣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是鼓勵有條件外擺,并不是完全放開。市政府的紅頭文件還沒下來,我們還沒有接到上級的書面通知。”
是否支持開放外擺,各界觀點不一
天澤街一位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有一段時間是允許外擺的,當時購買了許多外擺用的桌椅以及餐具,但是僅僅擺了十幾天就不讓擺了,自己買的大量桌椅就這樣無法使用,也無處存放,經過一年風吹日曬最終報廢。
“如果(外擺政策)能持續穩定執行,那肯定是好的,但是目前還需要再觀望一下。”該負責人表示。
一家經營信陽菜的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是經營高檔正餐的,我們對外擺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其實外擺政策也不是適合所有餐廳,只有一部分品類的餐廳例如烤串、小龍蝦等會特別需要。單單是開放外擺,還是不能夠真正幫助到餐飲行業。”
除了餐飲商家,部分市民也表達了自己對餐廳外擺的看法。一部分市民認為,開放外擺能夠豐富業余生活,方便朋友相聚,應該鼓勵。同時,也有一部分市民認為,外擺放開會出現擾民、占道、不利于環境衛生等問題。
如何做到外擺但不亂擺?
當下,鄭州餐飲行業亟待復蘇,開放外擺或許不能面面俱到地幫助所有餐飲人,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一項有益于行業發展的利好政策。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餐飲外擺在有利于餐飲行業的同時,的的確確存在一些如占道經營、擾民、臟亂差等不容忽視的問題。
但是,這些問題并非不能解決。紅薯軟軟創始人苗國軍向記者表示:“比如噪音擾民問題,可以劃定一定的經營時間段,超過這個時間段就不再允許外擺。這樣既保證商戶外擺增加營業額,同時也能保護小區居民正常的休息不受打擾。再比如衛生問題,可以讓商戶共同出資,專門用來解決衛生問題。”
鄭州市餐協秘書長劉斌曾表示,在開放外擺的同時,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應該對商戶做出統一的規劃,以及制定相應的標準。比如營業時間、營業地點等可以做出合理的引導,亂扔垃圾如何罰款等需要相關部門做出相應的更為細致、更為人性化的服務。(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白劉陽/文候建勛/圖)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