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鄭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發布,規劃提及和環保相關的多項重點工程。
規劃提到主要目標為,到2035年,生態系統全面優化、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生態服務功能完善、城鄉生活品質優越、生態經濟綠色高效、生態文化繁榮和諧、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成為常態,基本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鄭州。
規劃提到,要提高生態示范創建水平,鞏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加快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微公園(小游園)四級公園體系建設,推進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的有機融合,打造公園城市。在城市外圍,依托山體、林地、水系、濕地、自然村落、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地等現有生態人文資源,繼續推進郊野公園建設。建成西流湖公園、青少年公園等40個綜合公園和專類公園,在中心城區加快推進460個社區公園和微公園(小游園)建設,完成世紀公園、月季公園等15個公園拆圍透綠和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到2025年,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5%,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3%以上。
規劃還提到要落實重點工程,建立規劃實施保障機制,一是明確責任分工,各區縣(市)政府要把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納入本級政府目標考核,制定并公布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和重點任務。市相關部門細化落實規劃任務,加強協作,定期溝通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確保完成規劃目標任務;二是落實重點工程,實施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藍天、碧水、凈土、城鄉統籌、生態保護與修復、環境風險防控、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提升等重大工程,建立規劃重點工程項目庫,積極申報水氣土專項資金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專項資金項目庫,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實施。支持沿黃生態綜合示范區開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建設試點,推動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區域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模式;三是加大投入力度,落實生態環境領域各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要求,健全生態環境領域財政體制,增強基層生態環?;竟卜毡U夏芰ΑM貙捜谫Y渠道,綜合運用土地、規劃、金融、價格多種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準公益性和公益性環境保護項目。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環境保護基金。鼓勵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投資企業和社會捐贈資金增加生態環保投入。
重點工程: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5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3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2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21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